卫星通信(专业任选课)SatelliteCommunications【课程编号】RZ26211【课程类别】专业任选【学分数】2【编写日期】2010.3.30【学时数】27+9+4=40【先修课程】光电技术、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一、教学目的、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卫星通信作为培养通信工程师的一门课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学生系统的掌握卫星通信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对于提高专业水平和实际技能,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卫星通信的组成,卫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和卫星通信组网、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等。同时,还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介绍了卫星移动卫星移动的基本原理,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因特网业务,卫星INTERNET等最新业务和技术进行了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了解现代新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及目前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状况。。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答疑和期未考试。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结构,卫星地球站,空间站的相关设备,卫星天线,卫星所用频率以及卫星结合互联网后的卫星Internet技术,能了解目前最新的卫星通信系统状况。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3+3+5+6+5+5+4+9+4=40)第一章绪论3学时主要内容:卫星通信定义,静止卫星的一些特点,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组成;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卫星通信的地球站和转发器的相关技术其它教学环节第二章卫星通信无线电波传输和工作频段的选择3学时主要内容:无线电波工作频段的选择和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教学要求:掌握无线电波工作频段的选择和利用、电波传播中的各种噪声、其它教学环节:1习题第三章通信卫星(5学时)主要内容:卫星种类,卫星轨道,通信卫星的覆盖,通信卫星的组成等教学要求:掌握卫星轨道,通信卫星的组成其它教学环节:1第四章卫星通信地球站(6学时)主要内容:地球站的分类、组成及性能要求;天线馈线分系统;发射分系统;接收分系统;伺服跟踪分系统;电源分系统教学要求:掌握地球站站址的选择和布局其它教学环节:1第五章卫星通信信号传输技术(5学时)主要内容:模拟信号的传输技术;语音压缩编码技术;数字调制技术;差错编码技术。教学要求:掌握模拟信号的传输技术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习题+3学时实践研究:分析四极质谱分析仪中的场分布特点及工作原理。第六章卫星通信系统的线路设计(5学时)主要内容卫星通信线路的质量指标;载波功率的计算;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比。1、教学要求:掌握模拟卫星通信线路的设计。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习题第七章卫星通信组网技术(4学时)主要内容:卫星发射与测控;网络建立与入网验证;网络监控与管理。卫星地面接口技术。教学要求:掌握卫星发射与测控、卫星地面接口技术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重点:通信卫星的组成、数字调制技术、地球站的分类、组成及性能要求难点:数字卫星通信线路设计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查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卫星通信导论吴诗其、李兴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卫星通信系统.吕海寰人民邮电出版社数字卫星通信王秉均中国铁道出版社修(制)订人:审核人:201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