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揭示根源短歌行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于建安十二年秋)■曹操档案(濮存昕饰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文才武略,堪称一代英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部后,率军南下,败于赤壁。“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有《蒿里行》、《龟虽寿》等名篇。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安诗人”。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权刘备联军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事见《三国演义》第48回■写作背景此诗作于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五十三岁的曹操年岁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实现的社会现实,他虽饱受苦闷煎熬,但并不灰心丧气,仍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揽人才,以建功立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朗读课文1.听读2.自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文对照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慷慨激昂地高声歌唱,心中的忧思令人难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第一层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深深感慨。(愁)■整体解读问题:诗人情感的着眼点落在哪个字上?诗人情感的归结点又是什么?人生短暂(叹一)人才难求(叹二)忧问题:忧人生苦短,因而作者借酒消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否。作者的忧思,源于内心的焦虑。人生易逝,更渴望招纳贤才以成就功业。志一统天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使我心中的思慕连绵不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令我沉思低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群呦呦欢鸣,呼唤同伴共食苹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第二层次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求才若渴的心情。(求)■整体解读问题3:这一节只有两句是曹操自己写的。其它句子是从哪里抄来的?表示什么意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思慕。《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曹操信手拈来,表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思慕、善待贤才引用典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停止运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至今也不能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心中惦念着往日的情谊。抒写了贤才难得的苦闷、忧愁,(忧)及通过想象贤士到来、畅叙情谊表达对贤才的仰慕之情。(慕)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写贤才择主和希望天下贤才归顺自己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抱负。(卒章显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明月当空,星星稀少,一群乌鹊向南飞翔。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的地方?■整体解读问题:诗人“忧”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