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市社区和村基本运转经费保障工作意见与全市税收管理工作要点汇编全市社区和村基本运转经费保障工作意见一、保障范围全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二、工作经费(一)社区工作经费标准、用途及来源核定每个社区每年工作经费20万元,主要用于公用经费、党建经费、文化活动经费、服务群众工作经费等。市、区县(经济区)各承担50%。(二)村工作经费标准、用途及来源核定每个村每年工作经费45万元,主要用于宜居乡村建设维护经费、公用经费、党建经费、文化活动经费、服务群众工作经费等。其中:宜居乡村建设维护经费30万元(市承担20万元,区县及经济区各承担10万元),其余15万元由市、区县(经济区)各承担50%。三、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动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盘委办发〔XX〕11号)要求,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所需经费由市、区县(经济区)、街道(镇)按4∶4∶2比例承担。四、资金筹集和监管市、区县(经济区)要将社区和村运转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初预算,确保社区和村基本运转经费及时足额拨付。要加强资金监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每年要对社区和村基本运转经费管理及使用情况进第1页共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检查和审计,切实防止资金截留、挤占和挪用,对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一经发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第2页共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市税收管理工作要点(一)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促进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严格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减免税的审批和管理。(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及对组织收入的影响,特别是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情况,深化开展经济与税收的比对分析,把握各种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掌握税源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三)加大管理力度,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实行有效措施,堵塞征管漏洞,进一步挖掘征管潜力。加强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基层反映的征管问题。二、落实政策,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一)仔细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提升政策宣传效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二)在现有的税收管理权限内,结合实际,对现行政策中的不适应和不明晰之处及时进行请示调整和明确。(三)拓展政策空间,积极支持经济进展,特别是皖北地区的建设和进展。(四)开展烟叶税征管情况、建制镇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征管范围等专题调研。三、深化改革,推动地方税制建设(一)做好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建税改革举措的落实工作,密切关注并积极讨论解决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做好资源税改革的调研测算,对税额调整提出意见与建议。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做好房地产税制改革、城建税和印花税联动改革、车船税立法以及环境税立法的调研、测算等基础性工作。四、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一)深化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房地产及建筑业税源监控体系建设,搞好房地产及建筑业管理软件开发和运用。做好房地产及建筑业跨部门涉税信息联网工作,估计4月份建成使用,并力争使之拓展成为全市的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二)推广应用财产行为税税源监控管理平台软件,逐步将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各税种纳入监控范围,实现税源动态监控。(三)根据全省煤炭行业地方税收管理办法,统一煤炭行业地方税收政策执行口径,加强征收管理。(四)加强两税信息比对工作,运用数据比对成果,切实提高城建税征收水平。(五)完善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争取与市公安局车管所实现信息联网;推行船舶车船税源泉控管,强化保险部门代收代缴车辆车船税管理,通过综合治税、部门配合等手段,加强车船税税源控管。(六)强化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深化开展督导检查。建立健全“项目登记、项目开发、项目清算”的全过程税源监控机制,逐步实现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七)根据货运发票税控系统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规定,加强货运自开票纳税人管理工作。(八)建立健全涉外税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强化国际税收、涉外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