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听第二届“读圣贤书,学方正字,做有德人”家校共育大讲堂心得体会李新欣在2015年11.14-11.15号两天的时间内,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XX县区第一小学第二次举办了“读圣贤书,学方正字,做有德人”家校共育大讲堂。几位资深教育家,发起人的耐心讲解,不由得让我们深思,最基本的我们应该做到孝顺父母、夫妻和谐,把孩子教育成有德的人,向家和万事兴的理想状态奉献自己,做好自己。孝亲尊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章太炎先生有一句话。“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国之所以能成立,它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是国学。如果没有国学,这个国家就不能自立。“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就是这个意思。在《左传》里也有一句话体现了这种思想,叫“国于天下,有与立焉”。一个国家在天下,一定要有足以立国兴邦的基础。文化问题成为立国兴邦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它的精神文化,这个国家旧不能立足于天下。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一定有它立国兴邦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当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它的凝聚力。所以有的学者又把国学叫做国魂,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这种文化认同、这种凝聚力、这种自尊心,那会是国将不国。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老百姓国学仁为己任任重道远。第1页共2页希望作为我自己,在家庭中,能够尊师重道,孝顺父母,相夫教子,为创造和谐家庭努力奋斗。为师者在学校,能够心系工作,为人师表,教育好自己的每一个孩子,让它成为有德行的人,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