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洛阳名师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鲜芳草鲜獉美无鲜獉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B.悉悉獉如外人悉獉以咨之(《出师表{》)C.穷欲穷獉其林所识穷獉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异渔人甚异獉之得无异獉乎(《岳阳楼记{》)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在语段(一)中,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4.陶渊明不仅勾画出了一幅理想的生活美景图———“世外桃源”,也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这有何用意?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作具体分析。(2分)第9篇桃花源记1.B(2分)【解析】B项中“悉”都是“全、都”的意思。而A项中的“鲜”分别解释为“鲜艳”和“新鲜”。C项中的“穷”分别解释为“动词,穷尽,走完”和“形容词,贫穷的”。D项中的“异”分别解释为“对……感到奇怪”和“不同”。2.(1)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2分)(2)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2分)【解析】翻译第一句时,要留心“缘”“行”的意思和翻译方法。“行”字根据语境应翻译为“划船”。第二句中主要考查“黄发”“垂髫”的借代意义。3.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3分)4.“世外桃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归去来兮辞》则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这些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向往和平、自由生活的愿望,也流露出作者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2分)【解析】两个阅读文段中都是同一个作者所写,其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提起陶渊明,我们通常就会给他贴上一些标签,比如“田园诗人”“向往自由隐居的生活”“厌恶官场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再结合着这两个阅读文段,都会有助于我们来理解作者写作的深刻用意。【参考译文】(二)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手抚着孤松流连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