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_第1页
1/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_第2页
2/2
《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背诵四首古诗。2.通过反复诵读,想象诗中情景,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中意境。3.启发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中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寓情于景的写法,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主题。课前预习要求:1.关注“预习指导”;2.结合注解,扫除读音障碍;3.结合注解,尝试理解诗歌内容;4.关注“思考探究”。二、《次北固山下》1.背景:古时候道路闭塞,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就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就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唐代诗人王湾,中了进士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江,诗人经镇江前往江南一带,当舟停泊在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出发了他心中的思乡之情,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2.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首五律。读了这首诗,你感觉诗句有什么特点?首联、颔联、颈联为对偶句。3.首联写了什么?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的)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写行路漫漫,前途尚远;途中“青山”“绿水”,用笔清新自然。4.颔联如何理解?“风正”作何理解?为何不用“风顺”?此联有四个字用的特别好,同学们觉得是哪四个字?风正:指风从正面吹来,即顺江吹来,且风很和顺。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否则不会出现“直悬”。平、阔、正、悬四字妙极,“潮平”两岸才“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四字极富表现力。5.颈联是千古佳句,结合注解,你能知道诗人行旅的时间吗?既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6.“生”和“入”作何理解?生:降生。这里是说海上的太阳就像是从未尽之夜中降生的。入:进入,降临。小结:这两句诗句景中含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7.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海日东升,春意萌动,离家已久的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8.这首诗写思乡可并不低沉,只有淡淡的愁绪,让我们齐读本诗,再次感受这种情思。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2.完成“思考探究”共四道题,写在作业本上,可以不抄题,但要写好题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