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过关七年级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将答案写在选择题后的答案表中)1.下列物质中既可预防夜盲症,又可预防佝偻病的是()A胡萝卜B玉米C鱼肝油D牛肉2..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细胞中含量首先降低的物质可能是()A蛋白质B脂肪C无机盐D葡萄糖3.下列哪一组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却很重要()A.糖类、维生素B.无机盐、维生素C.蛋白质、无机盐D、脂肪、无机盐4.下列各物质中,可以不用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A.无机盐B.脂肪C.淀粉D.蛋白质5.人体的消化过程是指()A.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B.牙齿咀嚼,胃肠蠕动的过程C.将大分子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D.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过程6.血液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成分?()A.维生素B.淀粉C.水D.含铁的无机盐7.小明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享受下列哪种美味()A.香椿炒鸡蛋B.海米油菜C.白菜炖粉条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8.分布于消化道外且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A.唾液腺B.胰腺C.肝脏D.肠腺9.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医用胶囊。但合格的医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不受药物的刺激()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0.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C.小肠壁有肠腺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1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确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12.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植物油消失了.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胆汁胰岛素C.胰液肠液胆汁D.唾液胃液胆汁13.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A①②③B③①④C①②④D①④⑤14.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右图中的()A.1B.5C.3D.415.患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A.鼻粘膜分泌粘液过多B.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C.鼻黏膜充血肿胀D.扁桃体肿大16.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体进入肺B.气体排出肺C.膈的位置上升D.胸廓由大变小17.呼吸时保证气管和支气管内气流通常的结构是()A.甲状软骨B.会厌软骨C.平滑肌D.“C”形软骨环18.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19.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A.外界气体→食管→肺B.肺→气管→口腔→外界C.外界气体→气管→肺D.肺→气管→鼻腔→外界20.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何处的毛细血管中()A.肺泡B.肝脏C.大脑D全身组织细胞21.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终来源是()A.细胞B.肺泡c毛细血管D静脉22.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膈肌的舒缩状态和膈面积的变化分别是()A.膈肌收缩、肺扩张B.膈肌舒张、肺回缩C.膈肌舒张、肺扩张D.膈肌收缩、肺回缩23.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A.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C.肺泡内氧气浓度小于血液中氧气浓度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浓度2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25.一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100克脂肪和1000克水,那么他一天能从中获得的能量是()A.12466千焦B.10900千焦C.13455千焦D.12688千焦答案表序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序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