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Na—23Cl—35.5N—14C—12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联欢晚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当晚8时许,璀璨的焰花从天安门广场四面八方腾空而起、交相辉映,把整个联欢晚会现场烘托得热烈喜庆。其中开篇"60"字样的高空焰火,象征民族大团结的56张“笑脸”、60只和平鸽让数万众眼前为之一亮。这些都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的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B.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B【解析】焰色反应是部分金属元素的性质,并非所有金属都有焰色反应。只要同一中元素,不论其化合态还是游离态都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现象,故B项正确;只有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A项错误;氢气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C项错误。2.小明的爷爷收藏了一件文革时期的铝制毛主席纪念章,虽历经几十年,但该纪念章仍完好无损,请你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不易被氧化C.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D【解析】铝制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3.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A.FeO粉尘B.Fe2O3粉尘C.Fe粉尘D.碳粉B【解析】钢铁厂产生的是污染空气的棕红色烟雾,只有Fe2O3颗粒为棕红色,FeO颗粒、Fe粉、碳粉为黑色。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失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B【解析】金属钠只有一种正化合价,为+1价,钠不论变成Na2O还是变成Na2O2,都是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5.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B【解析】硫酸亚铁中的Fe2+具有还原性,与小包装里的氧气反应从而防止食品被氧化。6.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NaCuAlFe熔点97.5.C1083℃660℃1535℃沸点883℃2595℃2200℃3000℃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Cu和NaB.Fe与CuC.Cu与AlD.Al与NaA【解析】Cu的熔点高于Na的,即当Cu融化时,Na已经气化,二者难以形成合金。7.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投入足量的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D.将钠用耐热塑料薄膜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B【解析】B项除钠与水反应放出H2外,铝箔与NaOH溶液反应也放出H2。8.据某报报道(选摘部分段略):广州市珠江河段曾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6只铁桶漂浮于水面,已有3只发生爆炸,据目击者称,其中一个随“嘭”的一声,水面出现一道黄色火焰,并伴随着冲天而起的蘑菇云似的水柱,场面甚是壮观!......消防人员打捞上后迅速将铁桶浸入一液体中,现场闻到一股煤油味......若你是目击者之一,对你旁边市民的下列猜测和讨论认为不正确的是()A、该铁桶内装的可能是金属钠B、该铁桶内装的物质可与水剧烈反应C、该铁桶内物质不与煤油反应D、该铁桶内物质可能是白磷D【解析】从“漂浮在水面”、“黄色火焰”、“浸入一液体中,现场闻到一股煤油味”等可推测该桶内装的是金属钠(密度比水小、焰色反应黄色、保存于煤油中);而白磷保存于水中,在水中没有氧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