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六单元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XXX小学XXXX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教学准备先学提纲、PPT、小黑板【先学提纲】见《高效课堂》第18课学情分析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的读书感受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现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出示图片)知道他是谁吗?(巴金)2.你们了解巴金吗?谁可以来介绍一下。(学生交流了巴金其人、其事、其作品等。)3.你们是从哪儿获得这些信息的呢?生:参考书上看到的。生:网上查到的。4.同学们善于从不同途径去阅读有用的信息,这是会学习的表现。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有关巴金生平的一段文字,请同学们读一读。5.出示: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6.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巴金是一种非常快捷的办法。但要深入了解巴金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阅读巴金的作品。文字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我们去读巴金的作品才能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巴金的作品很多,如《繁星》、《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等都先后编入了中小学教材。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1.1991年,四川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开展“寻访家乡名人”的活动,孩子们纷纷给巴金爷爷写信,87岁的巴金老人收到孩子们的信后,克服年老衰微,提笔追述了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写下了《给家乡孩子的信》。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这封信,感受一位老作家的真诚情怀。3.出示生字词:郭小娟原谅羡慕享受嘱咐花费争先恐后(1)读准字音。(2)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郭”:表示姓。“郭”不表示姓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指城墙。“水村山郭”)“娟”:秀丽美好的意思。所以一般女孩子的名字中用得比较多。你们所熟悉的人中有吗?原谅”:体谅、谅解的意思。“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平时口头语就是“眼热”。(3)同学们,遇到生字新词,我们可以查查字典,可以想想和它意思相近的词,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意思。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出示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请你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主要谈到了哪些内容?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帮助归纳并板书:表示感谢、请求原谅、感悟人生、表达祝福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出示目标3: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提示任务:巴金写给孩子们的这封书信文字质朴却饱含深情,用心去读才能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现在,请你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书信第一、二自然段,在读中哪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你,边读边圈划。(学生自读圈划,教师巡回指导并作提示:也许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句子却包含着浓浓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阅读交流第一自然段:发言的同学先朗读你圈画的词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对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