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二把握时代脉搏,关注重大主题——突出时代性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闻热点日日刷新,教材中支撑某些观点的材料变得滞后和陈旧。试题要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置换教材中过时的材料,赋予学生新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以社会生活为根基,凸显知识的生活意义,在选材及考核内容的确定上体现“四个关注”,即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关注考生身边的生活、关注考生自身的成长确定命题热点的参考依据一是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二是带有战略意义的、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的价值观。三是既是社会热点又与相关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交叉热点。四是热点取材时间周期要长些,关注那些持续性的热点。五是选取时政地域应以国内为主,坚持“以我为主”原则。案例【例1】(2011年.贵阳市)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涵盖了提高最低工资待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等措施。这些措施,对于老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是最实惠的共享发展的“富民”工程。这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A)A.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B.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实现同等富裕C.实现同时、同步的共同富裕【例2】(2011年.湖北随州)21.“调节收入分配”是当今热点话题之一。2011年3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我国第四次对个人所得税标准和税率进行修改调整。这表明A.我国政府正努力实现收入分配的绝对公平B.社会主义就应该搞平均主义C.我国政府正为实现分配公平作出不懈努力【例3】(2011年.四川乐山)12.2011年5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由于①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②教育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③社会资源的分配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④我国社会仍然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⑤制度不完善是不平等现象存在的最主要根源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例4】(2011年.广东汕头)19.在汶川灾区重建的日子里,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积极支援灾区的重建工作。在短短的三年里,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满意的是群众。”这说明A.中国人民具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C.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D.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例5】(2011年.昆明市)1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达到l3.39亿人,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l.07%下降0.5个百分点;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lll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A.新增人口增多,人口素质偏低B.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提高C.新增人口减少,人口素质提高D.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素质降低【例6】(2011年.广西钦州)9.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县、乡两级人民大表大会将进行新一轮换届,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年底以前选举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任期将陆续届满,需要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上述材料表明(A)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③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珍视政治权利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④我国公民都能参加人大代表选举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