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课文复习要点——七(上)第四单元一、课文点睛第16课化石吟【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骸hái骨猛犸mǎ葱茏lóng雕diāo刻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2)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重点句段】1.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2.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重点常识】《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作者是张锋。【重点问题】文章主旨:《化石吟》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第17课看云识天气【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峰峦luán轻盈yíng绫líng纱粼lín波绸chóu幕弥mí漫2.词语解释。(1)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2)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3)弥漫:充满,布满。(4)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重点句段】1.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3.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重点常识】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体裁),是朱泳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点问题】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第18课绿色蝈蝈【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篝gōu火狩shòu猎喧嚣xiāo暗哑yīnyǎ静谧mì螽zhōng斯莴苣wōjù颚è喙huì2.词语解释。(1)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2)静谧:安静。【重点句段】1.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2.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重点常识】《绿色蝈蝈》一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重点问题】1.文学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2.生动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3.拟人手法的运用: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4.比较的手法: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椭tuǒ圆着zhuó陆铁锹qiāo月壤rǎng海域yù2.用恰当词语填空。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重点句段】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重点常识】《月亮上的足迹》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作者是朱长超。【重点问题】文中“里程碑”一词的含义:“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