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简解一、电能平衡的基本概念1、电能平衡电能平衡,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分析电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多少为生产和生活所利用,有多少没有被利用而白白地消耗掉的。电能平衡必须确定用电体系(即电能平衡研究的对象),用电体系分为用电的企业、车间、装置、设备。电能平衡是在确定的用电体系的边界内(用电体系与其周围相邻物质的分界称为用电体系的边界),对界外供给的电量在用电体系内的输送、转换、分布、流向进行考察、分析、测定和研究,并建立供给、有效和损耗电量之间平衡关系的过程。电能平衡基本模型如图11-1所示。用公式表示为式中,A为从界外供给电量,即从界外供给用电系统的电量;Ayx为有效电量,即用电体系在一定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成品达到工艺规定的质量标准时,理论上所必须消耗的电量。当有多种形式能量从界外供给用电体系时,该体系的有效电量应等于本体系在理论上输出的总的有效电量减去供给本体系非电形式的能量在理论输出的有效能量;A为损耗电量,它是用电体系内在产品生成过程中为克服电的、磁的、热的、机械的以及其他阻力给损耗的电量。损耗电量中有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是可以避免的。2、电量与非电形式的能量的测定电量一般按电度表法测定,但对于稳定负荷也可用功率法测定。非电形式的能量一般应测定其物理化学参数,然后依一定的计算公式求得其值,再折算成电量。3、测试条件(1)用电体系应处于正常工况。(2)采用相同质量和规格的原材料及工艺流程。(3)同类用电体系可抽样测定,以样本的期望代替,但样本的容量一般不能少于总量的1/3~1/2。对耗电量大的用电体系必须单独测定。2(4)负荷周期性变化的用电体系,应测定十个周期以上的数据,再取其平均值。(5)测试条件与实际运行条件有差异,应对测试取得的数据,根据实际条件加以修正。(6)测试选用的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其电能利用率测算误差应控制在:①设备和装置的电能平衡时为±5%;②车间和企业的电能平衡时为±10%。二、电能平衡的内容和步骤(1)确定用电体系的边界。(2)清查用电体系内用电的设备和元件。(3)清查用电体系内电能与非电形式的能量的流向和产品生成的过程。(4)绘制能流图。(5)测定或计算各项电量与非电形式的能量。(6)编制电能平衡表。(7)计算与分析用电体系的电能利用率。(8)制定改进措施。三、企业电能平衡的目的和要求企业电能平衡是在包括由外部供电和自发电的各级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电动机、风机、水泵、电炉、整流装置等用电设备电能利用率进行全面测量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搞清损耗情况、核准用电设备的效率、找出合理供电经济运行的条件,为制订设备改造更新,以及全厂用电量考核提供依据。1、电能平衡的目的(1)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用电系统运行、耗电情况。(2)测试和计算出各单元电网的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切除无功补偿),进行经济评价。(3)测定变压器、供电网及主要用电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4)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综合经济评价,制订改造方案。2、电能平衡的范围(1)按配电单元和工艺流程分路配齐计量仪表。对于计量用电表准确度必须保证。(2)绘制供电网络图和线路参数。(3)选择典型工作日测试计算。(4)测试仪表要保证其准确度(0.5~1.0级);仪表量程应相近于实际负荷的125%。(5)测试重点用电设备。电动机多机台小容量的抽样检查,检查率必须大于1%,至少2~3台;20kW以上电动机单机台必须逐台测定,10台以上的电动机检抽率不得少于50%,其他电动机效率可采取查表法。(6)测定变压器效率。(7)测定供电线路效率。(8)测定用电设备效率。(9)测定或计算出电能利用率。(10)计算单位产品电耗。33、电平衡测试条件(1)测试地点应在高、低压配电室和主要机台安装处。(2)每一观察点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每小时抄录一次,抄录时必须立即校对,以免差错。4、数据汇总、统计、计算和编制图表(1)电平衡测试计算结果应根据电平衡测试报告编写提纲及电平衡验收表格汇总。(2)电平衡必须测试和计算以下数据:1)日高压输入有功电能。2)日高压输入无功电能。3)日低压输入有功电能。4)日低压输入无功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