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与副县长在农业博览会讲话汇编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阔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北承南接”的战略部署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面完成“6+1”工作任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8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长速度,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逆势上扬、齐步推动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进程不断加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万亩,粮食总产5.4万吨。食用菌生产规模1.25亿袋,其中香菇8230万袋,灰树花1660万袋,黑木耳1460万袋;标准化率达75%,实现产值3.5亿元。建成全省首个香菇菌棒专业工厂化生产基地,食用菌品种结构和布局调整更趋合理。获得了中国食用菌协会“全国食用菌产业特别贡献奖”和“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称号,“香菇”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八强,品牌价值达43.1亿元,名列全国食用菌类品牌首位,黄田获得“中国灰树花之乡”称号,“香菇砍花技艺”列入省“非遗”项目。以省级毛竹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广竹腔施肥1万亩,培育高产高效毛竹示范林,新建竹林道路265公里,累计建成竹林道路1300公里,位于全省首位。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竹炭产业进展高峰论坛,扩大竹产业的影响力。制定扶持政策,建立蔬菜生产专项资金,深化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高山蔬菜播种面积3.3万亩,总产4.5万吨,产值1亿元,成为我县继食用菌、毛竹产业之后跻身亿元的农业主导产业。水干果、茶叶、烤烟、畜牧业、稻田养殖业得到有序进展。全县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8869万元,加工第1页共2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队伍进展到2.9万人、培育经纪人225名,进展机械加工点7个,加工种类不断增多,加工区域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加工考核一等奖。(二)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大力组织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扎实推动康庄公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新一轮广播电视和通信“村村通”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完成40个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和7个污水处理项目,建成1个农村新社区(屏都镇坪洋村)和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屏都镇官山头村)。全县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6%,建成1200户农村户用沼气、8个养殖小区沼气池、4个沼气示范村,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41%。实施旧村改造21个,复垦宅基地275.5亩,完成危旧房改造4690户,其中批建新房户2349户,组织危旧房修缮2341户,拆除危旧房面积30.9万平方米。102个保留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97个村制定土地调剂办法,全面兴起农民建房和修缮的高潮。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通过三年建设,共投资1亿元,新建成285个村的饮水工程,解决了14.53万农村居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超额完成省下达10.26万人口的责任状目标。完成河道整治35.3公里。建成5个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207个行政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创建40个小康体育村,建成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全县有农民信箱用户17804人,103个行政村建立了网站,创建村级社区服务中心41个。农资经营网络不断完善,累计建成17家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店,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布局合理、运转有效的连锁销售网络。(三)服务三农力度加大,进展后劲不断增强。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为农业农村的进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模式,率先推行“林权IC”卡制度,林权信息化和林权抵押信用第2页共2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证贷款成为全国样板,林权制度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三年全市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考核名列第一。全县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02亿元,盘活森林资产15万亩,为农民创业进展提供资金保障。稳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农民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评定的“三联评”工作。全县新评信用户13024户,取得金融机构授信的农户有12132户,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