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态县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为推动省级生态县创立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进行专项审议。根据工作安排,今年5月至6月,我们组织调查组,进行了专项调研,先后听取了县环保局等10多个部门有关工作状况报告,进一步到安岭、福应等10多个乡镇(街道),理解各方面状况,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状况报告以下:一、基本状况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把生态县建设作为事关仙居跨越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主动推动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在强化组织领导、编制实施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开展环境整治、加强执法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明显成效。重要体现在:(一)生态县建设氛围逐步形成。今年年初,县党代会拟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县政府明确提出要在今年建成省级生态县。在前几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县政府先后召开了生态县创立动员会、推动会、工作报告会等,进行布署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加以推动。同时,将省级生态县创立工作列入对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年度综合考核。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专门设立了1600万元生态县建设资金,并安排了卫生垃圾填埋场建设、农村垃圾清理和村庄绿化等专项经费。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规定,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布署贯彻,认真做好制订工作方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创立工作。同时,以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日、环保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培训、举办专项宣讲和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二)自然生态环境不停优化。一是主动实施城乡绿化工程。以海防林工程、迹地更新造林、产业造林为重点,大力开展对沿路、沿溪等通道两侧宜林地的绿化造林,今年已完毕绿化造林1.5万亩;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全县共投入苗木资金600万元,种植各类树种近20万株,完毕全县60%以上行政村的村庄绿化;实施永安溪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毕2500多亩滩地的造林任务;开展“三沿五区”墓地墓区治理,共植树2万多株;通过植树复绿,对6家废弃矿山进行治理。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增划省级生态公益林16万亩,总面积达成90万亩,全方面实施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赔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建立省级自然保护社区4个,面积1.9万亩,现在正在创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四是开展生态乡镇和绿色系列创立工作。至底,全县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9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103个市级生态村和450个县级生态村、56个生态示范点。建成20家省市级绿色公司,28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个省级生态旅游区、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市级绿色社区。(三)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主动推开工业转型升级。调节和优化工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了“一城四园”的格局,当代、永安两大工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制订出台了医化、工艺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强医化行业整合提高,医化公司从的93家整合到现在的32家,产值34亿元,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竞争力。主动做好公司节能降耗工作,推动公司清洁生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较快。进一步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形成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6万亩,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7万亩,77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5万多吨,产值达4亿元。三是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3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杨梅节、油菜花节和向日葵观光引来四方游客,成为近几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动。一是抓好重点行业和区域整治。全方面开展城南化工园区医化公司污染治理工作,顺利通过了市级环境重点监管区“摘帽”,有效增进医化公司整合提高。开展了规模上工业公司废水达标整治,完毕了全县249家规模上工业公司废水达标整治工作,并通过市级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