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制度一、生产部主管是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负责人。其职责是对人员调配、生产调度、产品产量、质量(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供应等)、生产过程、成品入库、产品出厂以及生产安全、生产环境、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全程负责。二、生产班长是在生产主管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负责人。要对产品生产质量负全责,其岗位职责是:1、指导本班组保质保量地完一生产计划;2、监督检查员工上岗全过程的个人卫生符合QS管理规定;对的着装(涉及鞋帽)、洗手、剪甲、剪发、不直接接触食品;3、文字统计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控制点,如投料统计、设备清洗统计、生产前准备统计等,严格按QS规定和《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文明生产;4、负责包干区的卫生,涉及生产设备、工作面、区域地面、门窗全方位立体的卫生。三、生产现场的管理1、整顿。将生产场合的任何物品分辨开来,必要的留下,不必要的去除掉。现场不准随便放置和生产无关的物品,工作柜中必要的公私物品要明显的分辨开来,不准随便乱塞一气,关好柜门。2、整顿。把留下的根据规定的合理位置放置,并有明显的标志。工作台不准随意移位、设备位置固定、统计本整洁上墙挂好、废料桶固定位置放好、不准随意拉扯电线设立用电器、仓库堆码整洁、标记清晰。3、清扫。在班长的带领下,把生产包干区域的卫生清扫干净,上班前,下班后都必须做。地面有垃圾、废弃物要随时清扫,每七天做一次大扫除,把纱窗、墙面、玻璃上、铁栏杆上的粉尘清扫干净。4、清洁。保持以上1—3项内容。生产主管要每天检查一次贯彻状况,对不按规定规定办的班长或员工,予以教育、处分,并和绩效考核挂钩。5、素养。每位员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恪守规则做事。做文明员工,只有文明生产才干确保生产任务的保质保量。四、生产作业指导规范1、装袋工。产品最后质量好坏的第一把关人,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负责。严格检查原材料的从投料到装袋中间的任何质量问题,感官上有无异物、异味、成色、色泽、结块。不合规定不准生产;对领用的包装材料要严格检查其质量,不准把不合规定的袋子,如不结实、易脆裂、图案不清、不正等不合格的包装袋进入分装程序;每批生产前、生产中都要对包装袋的重量进行称量,每个工作日要计量不少于4次。2、计量工。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流水线上的承上启下的工作。我们的产品除了受到消费者的最后检查,随时会受到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查。计量负偏差过大、过多,会受到国家严肃处分;正偏差过多、过大会给公司造成损失,直接影响个人和集体的绩效考核。按公司QS原则规定在正偏差1克左右,不得超出2克。3、封口工。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序,规定封口平整与袋边平行、日期清晰、笔迹颜色浓重、严实牢固、内不涨气、内袋平整、夹缝不残留原材料、外包装干净(手摸没有残留原材料)。4、装箱工(质检工)。检查包装袋的质量,把封好的产品,举到离桌面(或干净地面)1m的高度自由落体摔打2次(平摔和侧摔)不破为合格。破损要分析是袋本身质量问题还是封口问题。如是袋子质量问题,果断不用,每个工作日不少于4次做此实验。按装箱原则装箱,规定数量精确、装箱平整、箱子不圆鼓、不破损、不张口、封口胶平整严实(外包装箱不准有残留原材料而粘不住箱的现象)。五、现场环境规定1、个人卫生:按国家规定食品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体检,持健康证上岗;进入生产间必须更换工作服(工作服要保持清洁,一周内最少洗一次,夏季每天洗);戴好工作帽(规定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头发长短以明显漏不出帽外为准);换鞋;在缓冲间用肥皂洗手后方可进入车间;指甲必须3天剪一次(每个指甲不能看到甲缝内有黑垢为准);有事需要出车间,必须回缓冲间,把进入车间操作程序反向操作一遍方可离开(不得穿着工作服外出或入厕);装袋工必须戴手套操作;其它接触食品的操作工都要戴手套。2、设备、工作面的清洁。全部设备必须在生产前、后进行调试和清洁(搅拌机、封口机、打包机、电磨、料斗等);电子秤生产前要进行教正、预热后才干生产;工作平台要随时做清洁,保持干净整洁。设备要定时保养2次/月,并随时检修,送修,不能由于设备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