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日报实习报告一、概况在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中,我们一行7名同窗有幸进入了铜川日报社。我被分派到新闻中心要闻版,师从报社的彭老师。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铜川日报这家报社。在陕西,铜川日报开办早、资历老,水平高,实力雄厚。不仅每年都有不少陕西省好新闻报道出来,并且报社里的记者也个个经验丰富、业务优秀,在业内有较好的名誉。对有志于学习新闻特别是党报新闻的同窗们来说,铜川日报社是个抱负的实习单位。但是作为一种刚刚走上岗位的实习生,我们也面临过诸多困难。一开始免不了感到人生地不熟,甚至水土不服,再加上不熟悉报社的基本操作规程,和报社里的各位记者老师也就搭不上话。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从最基本的替记者们取报纸等看似琐碎的小事做起以谦虚勤奋的态度,不懂就问,举一反三,并且尽量完毕每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终于渐渐得到了记者们的承认,能够随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但这仅仅是实习的第一步。接下来,为了尽快进入实习状态,我必须尽快理解铜川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状况。通过带我的彭老师、报社的记者们和网络,尚有过期的铜川日报,我不仅对铜川有了比较全方面的认识,也对铜川日报的定位、风格等有了必要的理解。在报社实习的这次实践,充足暴露了我在学校里学习的局限性,特别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不够强。于是,我运用周末和其它空闲时间,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练习写作消息、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带着实际问题和感受研读新闻名篇,练习新闻采访……实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过程。在彭老师等新闻前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起来,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品尝到了新闻人的艰辛,享有到新闻人获取信息的愉快。心得体会(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明白了,学校只是成长历程的一部分,社会才是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实习就是一次拉近校园和社会距离的一次尝试。走进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永远有限的,正由于有了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努力,我才懂得了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在实习中,我们把实习岗位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那样来认真谨慎地看待,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来学习动手写文章的,更是来学习用心做人的。这期间,报社前辈们,特别是带我的彭老师,他那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看待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写作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是我人生的一笔贵重的财富。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实习生,既要学习采访的技巧理论,更要通过实习这个广阔的平台,在与形形色色的人的接触中,总结学习做人的道理。由于社会不仅是课本上多个科学规律的体现,也更是由一种个具体的人所构成。彭老师的采访面比较广,司法、行政、乡镇基层机构……这也让我有机会更多的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对铜川、对社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增加了我的社会经验,让我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中更有力度深度。我将永远切记:要学好做事,先要学会做人。新闻采编业务新闻写作中讲究七分采三分编,学习采访等多个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本次实习的另一种重点。我在新闻中心负责的业务里,政治性硬新闻比较多,采访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种与人交流、运用多个技巧获取未知信息的过程,本着这样的原则,采访过程中记者的角色是不停转换的,与采访对象的地位是平等,在与采访对象拉家常似的谈话中,获取、提炼自己所需信息。固然针对不同的采访场景有众多的特别规定,更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干够不让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报社的实际操作脱节——这规定我们除了多观察多思考外,还要多问。记者们从事着光荣而艰辛的新闻事业,承受了巨大的职业压力,即使是我们的老师,却完全有可能无暇顾及细致入微地教导我们,这就需要我们主动虚心讨教,让老师懂得我们在哪里需要指导。学生能够虚心好问,也阐明学生善于思考,工作上往往能够避免许多失误,也是记者老师们乐意见到的。下列是我在实习中得出的几点经验:1、采访时要放下实习生的畏惧心理。由于采访时自己的身份不仅是实习生,也是报社形象的直接体现,因此一定要举止大方得体。老师既然给了我们出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