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碱双碱法与氨碱双碱法的介绍和对比1钠碱法的介绍1.1概念采用可溶性的钠化合物(NaOH、Na2CO3、Na2SO3等)碱性溶液吸取SO2,生成钠盐。其溶液再与石灰石(CaCO3)或石灰(Ca(OH)2)反映生成亚硫酸钙或硫酸钙沉淀。置换再生后的钠化合物返回洗涤设备调节PH值后重新循环使用。由于吸取和吸取液解决中采用了不同类型的碱,故称为双碱法。因用氢氧化钠进行吸取反映时,称为钠碱法。1.2优点由于采用液相吸取,从而不存在结垢和浆料堵塞等问题。另外副产品石膏纯度也较高,能够广泛应用。1.3办法原理1.3.1吸取反映2NaOH+SO2=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其副反映为氧化反映:2Na2SO3+O2=2Na2SO41.3.2再生反映CaO+H2O=Ca(OH)2Ca(OH)2+2NaHSO3=Na2SO3+CaSO3·1/2H2O↓+3/2H2ONa2SO3+Ca(OH)2+1/2H2O=2NaOH+CaSO3·1/2H2O↓1.4工艺流程烟气在洗涤塔内经循环洗涤液洗涤后排空。吸取剂的NaOH与烟气中的SO2反映生成Na2SO3,Na2SO3再吸取SO2后生成NaHSO3,部分Na2SO3和NaHSO3在混合槽内与Ca(OH)2反映,置换出NaOH并生成Na2SO3和不溶性半水亚硫酸钙。半水亚硫酸钙在稠化器内沉淀,上清水返回吸取系统。沉淀的半水亚硫酸钙送真空过滤分离出滤饼,过滤液也返回吸取系统。返回的上清液和过滤液在进入洗涤塔前补充NaOH。1.5存在的问题1.5.1结垢一是硫酸根离子与溶解的钙离子产生石膏而引发结垢,二是吸取了烟气中的二样化碳生成碳酸盐后结垢。前种结垢必须使石膏浓度保持在其临界饱和度值1.3下列才干避免;后一种要控制洗涤液PH值在9下列才不会发生。以上方法稍有闪失,就会发生结垢现象。1.5.2硫酸钠的问题吸取反映中的副反映是氧化反映,生成稳定的硫酸钠盐。硫酸钠盐在系统中的积累会影响洗涤效果。而硫酸钠的去除是很困难的。一是采用硫酸盐苛化法,工艺过程复杂;二是采用石膏法,既滤饼重新浆化为含10%的浆料并加入硫酸减少PH值后,在氧化器内用空气氧化得到石膏。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1.5.3设备、置换、运行成本高从工艺流程中可知,该化学反映是气—液反映,SO2气体要通过吸取液的水膜层后再进行化学反映。根据实验测量得知,其反映时间约为2秒钟。从而造成吸取设备体积庞大或使用两级反映塔,增加了设备成本。置换工艺中需多级较大的沉淀池,如生产石膏,则另需增加氧化塔、自动检测仪器等设备,占地面积大,增加了置换循环工艺过程的成本。设备运行中不光加CaO,每脱1公斤SO2还需补充一定量的NaOH。其运行费用也是很高的。1.5.4产生二次污染及解决费用高为满足顾客投资少的规定,许多生产厂家不生产石膏,而是把大量的半水亚硫酸钙直接外运到掉,从而造成了新的固体物的二次污染。该物质在自然环境里会分解出CO2,对大气造成新的污染;雨天流入地下对地下水污染;该物质流入河水对水流域污染;另外需要垫付大量的运输费用和购置填埋土地的费用等等。1.5.5不能脱氮该种办法不能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废气进行脱除。现在我国已经制订了氮氧化物控制原则,有些地区已开始收费。一旦全方面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收费后,必须从新考虑新的脱氮、脱碳设备。2氨碱法的介绍(专利)2.1概念采用被活化的氨水吸取SO2,生成铵盐。其溶液再与石灰石(CaCO3)或石灰(Ca(OH)2)反映生成亚硫酸钙或硫酸钙沉淀。置换再生后的氨水返回洗涤设备调节浓度后重新循环使用。由于吸取和吸取液解决中采用了不同类型的碱,故称为双碱法。因用氨水进行吸取反映时,称为氨碱法。2.2优点2.2.1新颖性:它是采用活化的氨水作为脱硫剂,运用气体氨与气体SO2进行气—气热交换反映生成亚硫酸铵。该法还能够脱除烟气中的多个有害物质,如氮氧化物、氟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碳等废气。2.2.2.先进性:此化学反映仅需0.2秒即可完毕,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减少成本,减少了设备投资。另外,所用辅助设备少,工艺流程简朴,含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2.2.3独特性:采用专有技术配方(活化剂),使稀氨水的离子态转化为分子态,为气—气热交换反映提供了前提条件。2.3特点2.3.1技术成熟,系统简朴,运行可靠。通过十几年的不停发展,该种装置已经在100多台废气治理设备中使用,最高已使用在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