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复习提纲>>1.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量测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内容:获取被摄物体的影像,研究影像的解决理论、技术、和设备,以及将所解决和量测得到的成果以图解或数字的形式输出技术和设备。2.重要特点:在像片上进行量测和解译,重要工作在室内进行,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因而极少受自然和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的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直观,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能够拍摄动态体的瞬间影像,完毕常规办法难以实现的的测量工作;合用于大范畴地形测绘,成图快,效率高;产品形式多样。3.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按摄影时摄影机所处位置不同:航天摄影测量(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测量(重要方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按应用领域划分: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按解决的技术手段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4.摄影测量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5.摄影原理:小孔成像原理6.成像公式:物方主平面Q到物点A的距离D,称为物距;像方主平面Q’到像点a的距离d,称为像距。物镜的焦距为F。由光学成像公式可知:构像公式的另一种形式:7.物镜的光圈:实际使用的物镜都不是抱负的,通过物镜边沿部分的投射光线都会引发较大的影像含糊和变形。为限制物镜边沿部分的使用,并控制和调节进入物镜的光量,普通在物镜筒中间设立一种光圈。光圈是衡量镜头能通过光线多少的重要参数,首先可调节物镜使用面积的大小,另首先了调节进入物镜的光亮。镜头含有汇聚光线的能力,它里面有一种用以控制镜头有效通光口径的装置,称为光圈。8.快门:快门起遮盖投射光线经物镜进入镜箱体内的作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重要机件。曝光时间:(理解)快门从打开到关闭所经历的时间。惯用的快门有:中心快门和帘式快门。9.有效孔径d与物镜焦距F之比称相对孔径(d/F)。相对孔径的倒数K=F/d,称为光圈号数。10.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近来点至最远点的距离。景深与物距、光圈号数及物镜焦距有关,物距越大或光圈号数越大,景深也越大。11.量测用摄影机三个特性:(1)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种固定的已知值,(2)量测用摄影机承片框上含有框标(3)内方位元素值是已知的12.黑白摄影解决过程普通分为四大步: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具体内容理解理解)13.摄影解决的目的:是使所摄景物的影像显现出来并得到固定。显影解决:是运用显影液使感光材料乳剂层中受光后的卤化银晶体内的银离子大量地还原为银原子,使曝光后感光材料上的潜影经显影液的氧化作用,将潜像转成可见影像。定影解决:采用化学办法溶解全部剩余卤银物质,方便得到稳定的影像。水洗与干燥解决:定影工作完毕后,感光材料乳剂层表面附有大量的络盐和杂质,需用水清洗掉在30分钟以上。以水洗后的感光材料应用海绵,毛巾等物除去表面水滴,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14.航空摄影:将航摄仪安放在飞机或其它航空飞行器上,从空中对地面景物的摄影。15.航空摄影的基本规定:飞机飞行稳定性好、保持一定的高度、航行路线直、飞行速度适宜、续航时间长。竖直摄影:摄影瞬间摄影机主光轴处在铅垂方向的摄影。以测绘地形图为目的的空中摄影多采用竖直摄影的方式。规定航摄机在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垂直于地面。像片倾角要不大于2°~3°。竖直航空摄影分类:面积航空摄影、条状地带航空摄影、独立地块航空摄影。(1)相对航高:是指摄影瞬间摄影物镜相对于被摄区域内地面平均高程基准面的高度,用H表达,按H=m•f计算得到。(2)绝对航高:是指摄影瞬间摄影物镜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波高度。通过H绝=H+h平均地计算得到。16.摄影测量对空中摄影的基本规定:*(1)摄影比例尺摄影比例尺的变换有一定的限制范畴:M为像片比例尺分母,H为摄影高度或称航高空中摄影时飞行航高H的变化量ΔH(也称航高差)应限制为ΔH≤5%H另外,测量规范还规定同一航带内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得不不大于30m;摄影区域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