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作者:成华来源:《职教通讯》第12期“”摘要:高等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等性重要体现在高职生与中档教育“”毕业生相比,应有明显的层次差别;职业性指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精确度较高。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现在高职院校存在因高误职和因职误高的不良倾向。为实现内涵发展,高职院校首先要重视理论课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另首先,要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哺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核心词:高职教育;高等性;职业性;旅游教育作者介绍:成华,男,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主任,讲师,博士,重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教育。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记码:A文章编号:1674-7747()12-0025-06我国高职教育发展30余年来,为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增加做出了巨大奉献。然而,囿于传统观念,高职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传统势力的否认和现实功利主义取向的夹击下,某些学校在激烈竞争中逐步迷失方向:有的异化为技能培训中心;而另某些学校则盲目求高,无“”“”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人才的供需构造错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驶入既高又职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值得反思。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旅游业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毕业生的需求量旺盛,但令政、产、学界遗憾的是,绝大部分人放弃了在行业内就业,少数人对口入职后,3年内流失率亦高达70%“”“”以上。调查发现,旅游教育高与职的关系失调乃其中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为高职院校的理性办学提供参考。“”“”一、高职教育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界定(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定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原则分类法》(ISCED),第5-8级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系列,高等教育建立在中档教育之上,在专业化的教育学科提供学习活动。它是高”度复杂和高度专业化的学习,涉及普通所理解的学术教育、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ISCED将第5“”“级称为短线高等教育,其普通是为了给参加者提供专业知识、技艺和能力。首先,这些课程是基于实用和特定职业,培训学生使其顺利进入劳务市场;同时,也能提供一条通往其”它高等教育课程的途径。低于第6级别学士课程规定的学术性高等教育课程,也被归为5级。5级教育涉及短线高等普通教育(编码54)和短线高等职业教育(编码55),我国现行的高职“”专科教育大致相称于后者。有关职业教育的定义,ISCED“认为,它是使学习者获取某种职业或行业,或数种职业或行业的特定的知识、技艺和能力的教育课程训练。职业教育包含基于工作的成分(例如实习、双轨制教育课程),成功完毕这样的课程将获得政府部门或劳务市场”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我国学者有关高等性和职业性的论断“”“”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可看出,高职教育必须同时含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个属性。有关高等性之具体内涵,刘智勇、赵前斌认为,一是与中档职业教育相比的优势,体现为毕业生含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同时,能掌握更先进、难度更高、更系统的技术;二是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追求职业定向,在教学模式上重视技术演习、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三是工作岗位的高等性,即首岗不应是普工,能从事相似技术基础的一系列岗位工作。[1]赵祥刚、梁志认为,高等性之外在体现形式是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度,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默会知识为重要内容的高深学问的传授向度;二是人才培养的高规格。相对于中职学校瞄准的技能型人才目的而言,高职教育应致力于复合型高技术人才的培养。[2]“”有关职业性之界定,叶景文、于洪泽认为,一是体现在办学根本任务上,即培养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公司的职业岗位需求;二是专业设立要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构造调节需要;三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3]刘智勇、赵前斌则指出,职业性“”并非高职教育的专利,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也含有职业性。但高职教育要在职业性上突出特色,要加强职业技术的训练而非仅局限于狭隘的岗位技术,方便让学生获得职业迁移能力;要重视智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