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接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B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②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C常见虚词错误:(一)词类混用1、连词的混用;2、介词的混用;3、副词的混用;4、连词、介词混用;5、连词、副词混用;(二)搭配不当(三)位置不当例1、科学著作对于我们这些初通文字的人是很难看懂的。"对于"和“对”都可以引入对象,但“对”有针对之意,动作性较强,有时不能用“对于”2、上海地方这么大,何况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怎么找?“况且”用于陈述语气,后句补充交代更重要的理由。如: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况且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何况”用于反问语气,前后两句的意思有对比性。如: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何况这么一只小船。3、为了中国电视剧事业作出不懈努力的北京电视艺朮中心,走过了十年幵拓进取的道路。4、学校及时就这件事向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从而"连结上文的原因、方法和下文的结果、目的6、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7、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常常是事业心不强的人。8、他学习努力,往往得到老师的表扬。9、不管天气很热,他们始终精神饱满地干活。10、尽管天冷天热,他们始终精神饱满地干活。11、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12、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13、明天参加座谈会的人不宜过多,以五六人即可。14、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四)多余重复(1)多用虚词,导致句子成份残缺或不通畅①关于食物的种类、成分、烹调方法及进食习惯,目前都已成为胃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②对于低能X射线,早已广泛应用在液氮低温条件下的Si谱仪中。③三四两个月,出现的交通事故竟如此之多,难道还不值得有关部门所深思的吗?④一味用溺爱、娇纵的方法去对待的孩子,只会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不是真正的爱护孩子。⑤时代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态度,像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从而来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同义重复⑥在各种经济讲座中,大学生们尤其更喜欢听名教授针对国内或国外最新经济举措及最新经济现象所开的分析讲座。⑦王经理称,如果要是有人来买,他将咬牙把价格下调25%。(五)没有照应⑧为何伪劣商品如此之多,且屡禁不止?一方面,少数人利欲熏心,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地方保护主义又对其姑息纵容。1、1991年: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栝号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两手都硬起来,()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可能有一时的效果,()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A.只有、才、虽然、但B.只要、就、即使、反而C.因为、所以、尽管、可D.既然、就、也、而A2、1993年:依次填入下文①—⑤五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些同志①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②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③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④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又很重的时候,他们往往⑤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软”任务来看待。A.不不尽管然而才B.也也而且但是就C.又又而且然而则D.既又虽然但是也B3、1994年: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2)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