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位置与坐标专题突破二点的坐标与图形的面积2018秋季数学八年级上册•B类型1已知坐标求面积1.如图,在△ABC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4.5,5)、B(6,0)、C(-2,0),求△ABC的面积.解:BC=|6-(-2)|=8.作AD⊥BC于D,高AD=5,所以S△ABC=12BC·AD=12×8×5=20.2.如图,在△AOB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4)和(6,2),求△AOB的面积.解:过A点作x轴平行线交y轴于点D,过B点作y轴平行线交x轴于点E,两直线垂直交于点C,∴S△AOB=S四边形DOEC-S△AOD-S△ABC-S△OBE=6×4-4-4-6=1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3)、B(-3,2)、C(-4,0)、D(0,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S四边形ABCD=12×1×2+12×1×2+2×2+12×1×3=7.5.类型2已知面积求坐标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边AB在x轴上,A(-2,0)、C(2,4),S△ABC=6,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ABC,并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解:图略,B1(-5,0)、B2(1,0).5.如图,已知A(-3,0)、B(3,0)、C(-2,2),若点D在y轴上,且点A、B、C、D所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15,求点D坐标.解:D1(0,245),D2(0,-3)(提示:讨论点D在y轴正半轴上和在y轴负半轴上两种情况).类型3坐标系中的规律6.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11,0)B.(2011,1)C.(2011,2)D.(2010,0)C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B(-1,1)、C(-1,-2)、D(1,-2),按A→B→C→D→A…排列,则第2018个点所在的坐标是()A.(1,1)B.(-1,1)C.(-1,-2)D.(1,-2)B8.(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1、O2、O3…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π2个单位长度,求第2017秒时,点P的坐标.解:半圆的周长为π,点P每秒走12半圆,P1(1,1)、P2(2,0)、P3(3,-1)、P4(4,0)、P5(5,1)、P6(6,0)…按此变化规律第2017秒点P坐标(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