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治校与法律事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勾画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如何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一个重大而深刻的理论命题。一、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依法治校的重要性1.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2.推进依法治校,是学校适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发挥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3.推进依法治校,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4.推进依法治校,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二)依法治校的紧迫性近年来,各地和学校普遍重视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加强校长和教师法制培训,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相比,依法治校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1.一些领导干部对推进依法治校认识还不到位,依法治校制度不健全;2.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问题不时发生;3.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意识还亟待提高,权利救济机制还不健全。。。2二、推进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一)依法治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学校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2.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3.要以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4.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二)依法治校应当处理几类法律关系1.外部法律关系要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和社会主体的关系。(1)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政府对学校有领导、管理、监督、组织评估的权力学校依法享有自主办学权以上是为一种行政法律关系(2)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管理者对外以学校名义,与各种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发生法律关系以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内容的办学行为以买卖、租赁、借贷、加工承揽、保险等为内容的其他行为以上是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32.内部法律关系(1)要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和师生之间形成的宪法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在学生伤害事故、教师履职纠纷、涉外教育纠纷等问题上,要充分尊重法律和依法办理。a.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聘任教师,对教职工有进行管理、奖惩的权力教师依法享有工作权和其他公民权以上既包括以聘任合同为基础的平等法律关系,也包括法人组织内部的管理法律关系b.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和其他公民权以上有的涉及法人组织内部的管理法律关系,有的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2)要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大学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党委领导是实行依法治校的根本前提和组织保证。依法治校需要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监督权力相互独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