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修辞手法及作用【考试要点】①判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②体会修辞方法的含义;③指出修辞方法的作用/效果。【修辞种类】《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对比等。⑴比喻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xx比喻成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特点),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⑵拟人答题模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xx以人的情感或动作/或使xx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或描绘了xx物(特点/情态/形态/姿态),表达了作者(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⑶夸张答题模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xx(特点),①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给人印象深刻;②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⑷排比答题模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特点),表达了谁xx之情。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句式整齐,节奏感强。⑸对比答题模式:将xx和xx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什么⑹反复作用: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⑺设问作用:提醒读者注意和思考;突出文章内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⑻反问作用:加强语气,突出语意,强化感情。⑼引用作用:引经据典,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或增加文章诗情画意,或含蓄,或增加说服力等);充实文章内容。⑽反语作用:表讽刺揭露,或表亲密友好的感情,显得幽默风趣。⑿对偶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感。语言鉴赏评价步骤:①指出该句修辞手法;②指出该句艺术效果(简洁、生动、形象、传神、新颖、别致、突出、增加气势、节奏感强等);③指出该词、句、段写什么内容或所写内容的特点;④这样写表现人物什么情感态度。●答题模式:修辞手法+艺术效果+表现内容(写什么表现什么)举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举例2:《故都的秋》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答:词组的排比,一个短语是一幅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故都的秋”优美意境,表达作者对北国的神往之情。举例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果树人格化,形象传神地描写出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的情态,表现出作者对春天果树的喜爱之情。作业: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1、《济南的冬天》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请说明理由:答:不好,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树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尖上“白花”的形状和位置,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小雪的喜爱之情。而“覆盖”则表示雪大,把树尖都包裹住了,这与本段写“小雪”不符,所以不能换。2、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三角梅》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母爱的硬度》②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答: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气势,更突出了母亲的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阅读文章1:父亲的大学高冬梅①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