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企业能力理论述评企业能力理论述评摘要:企业能力理论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不仅打破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挑战,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对企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企业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知识论企业能力理论把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从企业外部转向内部,认为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决定作用,企业内部独特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及企业知识论等围绕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框架。一、企业能力概念的提出现代经济学对企业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1959年的《企业成长理论》。它是从经济学角度通过研究企业内部动态活动分析企业行为的开山之作,也是企业能力理论的奠基之作。潘罗斯通过建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揭示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把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体”,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由资源产生的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增长,知识增长导致管理力量增长,从而推动企业演化成长。她认为,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能提高企业资源积累率,而资源及其服务积累为组织学习创造条件。潘罗斯还特别强调团队作业的经验积累,认为它是企业的组织资本,起到推动企业内部合作与协调的作用。她还认为,企业内部总存在未利用资源,成为企业创造能力的重要来源。虽然潘罗斯没有使用“能力”概念,但她的基于内部化的企业成长理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是理查德森。他认为,能力反映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是企业活动的基础。他还从企业能力角度,区分了“相似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前者在企业范围内部组织协调,因为企业倾向于从事与其自身能力相适应的活动即“相似活动”;后者则由具有不同能力的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和交流实现,当企业遇到既非“相似性活动”也非“互补性活动”时,更好的决策是交由市场承担。理查德森扩展了潘罗斯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理论在企业内部成长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和“企业知识基础论”等理论,使企业能力理论不断演进,对现实的解释力不断提升。二、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资源是企业赖以形成和运作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件。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有机组合体。巴尼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所控制的、能用以制订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品质、信息与知识等。此外,还有许多学者探讨过企业资源的定义。蒙格尔认为,机器设备、货币等的积累和储备就是企业资源;沃纳菲尔特认为,企业强项或弱项的所有一切都是资源,包括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达伏特认为,企业资源是由企业控制并能用以制定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因素;米特和思科美克尔认为,企业资源是由企业控制或拥有、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生产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有形和无形的、人力和非人力的所有投入要素;格兰特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由此可见,企业资源的定义可以是相对宽泛的,即凡是能实际或潜在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所有经济事项都可以视为企业资源。资源基础论从企业内部入手,认为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成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成因。但是,资源基础论的参数化工作远未完成,妨碍了该理论的定量分析与实际应用。三、企业核心能力论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只是通过描述其特征做出界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学习如何协调多样的生产技能并如何整合多重技术流的能力”,是“关于组织工作与提供价值”的能力,是“沟通、参与和致力于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它涉及许多层次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