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比较鉴赏南吕南吕··四块玉别四块玉别情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关汉卿中吕中吕··尧民歌别情尧民歌别情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的意象:王实甫《中吕·尧民歌别情》的意象:凭栏相思杨花雪小溪青山黄昏泪痕断肠人相忆香肌瘦缕带宽关曲王曲————离而生恨恨离而生惜惜梅花的洁白、美丽、早开特性,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宋·林逋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明·高启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者陆(爱国诗人〕高(隐住诗人〕林(隐逸诗人〕文体词∨诗∨题材梅∨∨∨视角借梅言志∨借梅写情∨主旨革命者的坚贞、乐观备受打击的孤苦寂寞而又坚贞不屈颂梅花端庄典雅的气质赞梅花飘逸、恬淡、清丽情感格调豪迈而乐观—浓哀怨而执着—∨淡∨艺术手法象征(拟人化手法,人格化手法〕∨借物抒情∨毛(革命领袖〕意象的定义:意境的定义:意境是在情感主导下情理形神多层次交融的统一体。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生活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指的是作者的创作意图、趋向、主题,融在“象”中,是“象”的精髓。“象”指的是“意”所驾御的客观实体。无“象”,“意”很难表达。怎样把握意境?①利用选项充分利用选项,或找到题眼,或利用排除法。②推敲字句根据上下文推敲字句,尽量防止曲解字句。③充分联想根据意象所创设的情境,合理生发想象。④体会品评先从感性上体悟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写作手法、修辞等,然后争取从理性上理解。利用选项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住.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答案:B)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住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是由于注重炼字,故读起来回味无穷。(答案:C)推敲字句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相映成趣水天相接的融合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謐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的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邀游于洞庭之上。答案:B2关于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