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入因明学阶梯VIP免费

入因明学阶梯_第1页
1/17
入因明学阶梯_第2页
2/17
入因明学阶梯_第3页
3/17
入因明学阶梯波米.强巴洛卓著杨化群宋晓嵇译前言:本文根据古代印度佛教理论家陈那及法称的因明思想体系,概括地说明了藏传因明的目的和基本内容。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说明了因明在佛教义理的教授、证悟和修行实践中的作用及意义。其次,介绍了陈那《集量论》和法称《因明七论》的基本内容和侧重点。第三,提出了“量士夫”(遵循正理标准和行动者)的概念及成就“士量夫”的条件。第四,对境(客观)、有境(主观)、概念和语词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反映出藏传因明继承和发展了法称逻辑思想的特色。作者波米·强巴洛卓活佛,藏族,1918年生,1958年获拉让巴格西学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政协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常委、西藏社会科学院顾问等重要职务,2002年圆寂。译者杨化群,1922年生,西藏师学院藏语言文系袭教授;宋晓嵇,1934年生,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哲学研究所藏学研究工作者。说明:因明学的主要著作就是《量经》及其注释《因明七论》,在这些理论著作中论述了佛教和其他学派的主张及破立之法则,由于把这些讲得极其细腻,所以比其他哲学原理较为难懂。如《释量论》说:“那些智力不浅的人对此深奥之理亦未理解,即使十分勤奋的人们也对此殊胜之理未能见也。与众生相等者也不能再获得之吾侪善说论,犹如河流归大海,溶合于自身之中。”这说明法称本人的论著《释量论》,最初也是从其自身的智慧大海之中产生,最后又溶化入自己的智慧身中而消逝。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呢?浮云纵然汲去许多水,但海水并不因而涸竭。这说明浮云从大海汲去了水分,但在宇宙空间化成雨水降落到大地,汇成若干河流,最后终又流入大海而消逝。最终溶化入自身智慧的道理,就是说当本人去世之后,对所有众生而言同作者本人一样,其善说著作不复被人获得,即使是智慧卓越、精进勤奋的人们,由于这种著作中所讲述的内容,极其深奥,而其结果又甚广大的原理,对此引用实物之力论证的原理,如同他本人一样,没有见识,因此,在这篇《入因明学阶梯》中,将叙述因明论典的所为(可理解为意义、作用),它的内容成立量士夫——标准人,以及建立境(客观)和有境(主观)等的原理。关于成立量土夫方面,从成立量理(因明学)论典中引用容易理解的根本偈文,并在论述各项内容时都将结合偈文及其注释,俾便更容易理解。用这个办法对于辨认因明论著的意义、内容,或有些好处。对因明原著的文义,对想获得定解的有志之士来说,对原著文义及其注释必须长期坚持勤学苦练,并非轻而易举可以通晓的。关于这点,研究了上面引用的摄颂原文就会明白了。在此所讲述的因明论著的意义和内容等,是为了理解《因明七论》原著文义的意义、内容等,所以按照《因明七论》叙述的旨趣加以阐述。可是,这些理论原著系千年前的文化学术,很可能有些与现代的实际有所不符,尚望读者以深邃的智慧,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吧!第一部分因明论典的作用《因明七论》及《量经》(指《集量论》)等论著的内容,本来在佛经,及其纯净注释中都有论述,但依靠那些因明专著,对经典概述的旨趣,就有更容易理解等许多作用。这些论典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对专志希求解脱的人们成立真实无欺的量(准绳),又必须从建立佛陀大师的教是无过失方面,树立大师是没过失的道理。那么佛陀的教指的是什么?又如何树立他是无过失的呢?佛陀的教(法)包括两个方面,即教正法(指佛的教诲)和证正法(即经过修持所证之法)。一、所谓教正法,如说:“相属及随顺方法,士夫之义用能诠,作全面观察成立,非由其他权势立。”这段话的意思是:希求获得解脱者的现实愿望,和能达到相应目的之最妙方法,把它连合起来讲,就是应该具有三个特点酌语言所显之教。二、所谓证正法,即三乘,指的是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等的道路和结果。这除了获得决定胜地位及其方法,别无所指。关于成立教无过失的道理,是要从成立所诠述之证正法无过失方面,去成立能诠述之教正法没有过失。关于成立教正法无过失的道理:关于教正法中所诠述的内容,有现实的和隐蔽的两类;可以用量识去鉴定;对于所诠述极隐蔽的一类,必须用三种观察进行正确的成立之后才算是成立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入因明学阶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