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蓼.蓝(lǎo)参省.(xǐnɡ)跬.步(ɡuǐ)金石可镂.(lòu)B.靛.青(diàn)跂.望(zhī)驽.马(nú)锲.而不舍(qì)C.槁暴.(bào)蟹螯.(áo)磨砺.(lì)木直中.绳(zhònɡ)D.须臾.(yú)骐骥.(jì)蛇鳝.(shàn)生.非异(xìnɡ)解析A项蓼liǎo,跬kuǐ;B项跂qì,锲qiè;C项暴pù。答案D2.对下面句子中“一”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专一)B.古今一.也(相同)C.一.身是胆(表示数目)D.六王毕,四海一.(统一)解析一:形容词,全。C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求人可使报秦者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解析B项状语后置句。A、C、D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4.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寡人之于.国也③苛政猛于.虎也B.而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知明而.行无过矣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则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金就砺则.利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斯天下之民至焉.解析D项焉:都是兼词“于此”,在这里,在那里。A项于:①③比,②对。B项而: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③连词,表转折。C项①表判断;②连词,就;③假设复句的结果,那么,就。答案D5.下列加点的“而”字所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D项“而”表假设关系,其他三项中的“而”字表转折关系。D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是()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木直中绳,以为..轮D.学不可以..已解析“以为”古代为两个单音词的组合,“把……做成”。C二、文本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神明:指人的智慧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用心一.也一:专一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托付、寄寓解析D项寄托:托身、安身。D8.下列“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A项为疑问代词,在哪里。其他三项为兼词“于此”,在这里,在那里。A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解析例句和A、B、C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D10.这段文字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答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先反面后正面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三、课堂延伸(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①、诸兵家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