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散文两篇总体目标•1、体会课文的情物交融并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2、学习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从而学会关注生活,有意识地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3、通过优美句段的欣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难点:•(1)对课文蕴涵的主题思想的理解。•(2)对优美句段的欣赏和课文精彩语言的把握。•(3)学习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新意的思想方法。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散文的知识导入新课•钱钟书在国内外文艺界刮起一阵“钟书热”,他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妙语横生,启人心智。《窗》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钱钟书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作品,筛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二、理解作者所写的见解和感受,体会作者的独特感悟。三、比较同题材文章的异同,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钱钟书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长篇小说《围城》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作者简介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著有《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窗外的风景有何不一样?边框的存在,能让人注意到平时忽略了的风景因为边框对大自然作了取舍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每段中的关键句(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第一自然段:“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的,好比画配了框子。”第二自然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第三自然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第四自然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全文脉络一(1):由春天引出窗的形象和作用。二(2—3):门与窗的比较。三(4):窗是房屋的眼睛。窗思考1:“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太贱了”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探究练习四.1)“太贱了”是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鸟语琐碎而单薄。这样写的好处是表意准确,用语新颖传神,而且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准备。思考2: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作比喻呢?春天没窗:杂、多、懒有窗:明亮、有生气、更动人对比屋里:阴深、沉闷、寂静明确:因为有了屋内的阴沉、沉闷、寂静作衬托,春天才显得更美,更弥足珍贵。所以春天要镶嵌在窗子里看。窗子可以将外面的景色进行取舍。这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窗的作用,自然地引出下文。思考3:“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从第二自然段看,“不同的意义”指什么?(探究练习四.2)门许我们门许我们追求追求,表示,表示欲望欲望。。窗子许我们窗子许我们占领占领,表示,表示享受享受。。思考4:“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句中的“追求”和“占领”有什么不同的深层含义?(探究练习四.3)赏春门——追求、欲望不必出去出去窗——占领、享受客人主人对比进一步思考:“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含义?门:保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