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散文的鉴赏评价练习题热身训练(我国的)①第一部诗歌总集——②第一部国别体史书——③第一部纪传体史书——④第一部军事著作——⑤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⑥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⑦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⑧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⑨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⑩第一部科普作品——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一、体会文中重要词语的内涵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词语的含义指的是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②词语在词典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引申义,或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③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语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是指词语本身所在的句子,它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而“外部语境”,则指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性格、处境、语言风格等主观因素。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句子的含意一般有基本含意、深层含意之别。句子的基本意义即表层意义往往不难理解。有些句子有深层的含意,如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这样的句子须在总览全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1.概括意义具有概括意义的句子,其含意是对某些文段或者全文意义的概括。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句、归结句。一般来说,作者都会对这些句子进行适当的阐发。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首先必须分析句子本身的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2.哲理意义所谓哲理意义,就是指文中用简练的警句而表现出来的有关宇宙、人生方面的深刻含意。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显出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分析句子的哲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文段,这个文段就是该警句产生的土壤。3.象征意义所谓象征意义,是指象征的本体意义。就是分析象征体的特征,追寻其背后隐藏着的作者的真实本意。4.比喻意义所谓比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修辞格而产生的句子的临时含意。从考试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比喻的喻体的特征,从而准确把握比喻的本体意义。理解句子的含意,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意,体味其内涵。对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一般先分说(关键词的本体),再总说(整句话的意思);对含蓄隽永的句子,一般先表层(句子本身强调的内容),再深层(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作者介绍•迟子建(1964.2.27),美女作家,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多次荣获“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乔叶:中原大地上的紫色牡丹•乔叶,女,汉族。河南省修武县人,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南省文学院最年轻的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员。河南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三期学员。出版有散文集八部,长篇小说一部等,获首届河南省文学奖及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成果奖青年鼓励奖。考点1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佛山因曾出土过三尊唐代的金佛,又名“禅城”。有禅之地,其意空灵。这儿的山水有几分仙气,民俗也充满了宗教意味。行通济,是佛山最具禅意的风俗了。•通济是一座桥。这桥非同一般,据说每年的元宵节,只要你在通济桥上走了一遭,就会安康幸福,无疾无忧。•这一风俗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它像一束古老的月光,穿越了漫漫时空,安详地照拂着尘世中的人们。通济桥始建于明代,最早是木桥。到了清代,木桥被改建成木石拱桥。建国后,它又脱胎换骨,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拱桥。从通济桥材质的变换可以看出,我们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进程,或者说我们是由柔软走向了坚硬。不管桥怎么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它一直充当着诺亚方舟的角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桥上绵绵不绝的足印,就是人类祈祷的心声。试题题目•1.品味“古老的月光”“安详地照拂”在语言表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