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五单元课题16.草原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聚阳小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想象、体会草原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教学准备先学提纲、PPT、小黑板【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划一划: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2.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3.写一写:记下你最得意的学习成果●容易读错的字词字词与读音:●容易写错的字词我来写一写:●难以理解的短语短语:我的理解:短语:我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标一标:标出课文的序号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按照这样的顺序可以将课文分为几段?三、精心设计主问题,品读感悟我先行1.查一查:分别用自己的话写写你了解的资料●老舍:●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及地方特色:2.记一记:我读书中的存在困惑3.听一听:找些关于草原的歌曲来听一听,感受草原的独特意境。学情分析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但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尚存一定的差异。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你们去过草原吗?虽然我们大家都没去过,但是有诗句告诉我们,草原是这样的:交流描写草原的诗,齐诵《敕勒川》2.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带表团走访了一次内蒙古的大草原,这趟草原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语言大师,用他一支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美丽的“草原风情图”。3.板书课题,读题。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二)师简述目标:学习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到学会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三)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渲染迂回彩虹马蹄羞涩摔跤明如玻璃马蹄阵阵襟飘带舞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正音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这些词语。(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加点的字,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渲.染迂.回玻璃..衣襟.彩虹.马蹄.羞涩.摔跤.学生根据先学情况互相提醒。描红:把其中容易错误的生字描一描,记一记。(四)出示目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五)师简述目标(六)顺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学生帮助纠正。2.通过熟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四、把握主旋律,顺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3.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给课文分段五、精选课文一部分,精心设计主问题,品读感悟出示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师简述目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具体写了草原的景色,那是一副怎样的画面,请大家找出老舍先生直接概述草原特点的一句句子1.交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指导想象“一碧千里”的画面,朗读。质疑:同时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并不茫茫”?2.让我们再次随着老舍先生走进草原。(出示自读要求:①自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圈一圈),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一写)。)3.交流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因为“清新、明朗”,所以作者说——引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