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得体高考考点复习语言得体的要求“能够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基本得体。”(《考试说明》)这是高考的语言能力考查项目之一。得体,就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以合乎特定的表现方法、场合、对象、目的以取得最佳的修辞效果。语言得体一般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符合语境(大语境,即外部语境)要求;二是符合语体要求。具体说,这就是围绕一定的内容,为了一定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根据特定的场合、情景,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作出适当的选择安排,以适应交际的需要。符合语境要求一、符合语境要求,即是针对对象、场合、目的等正确使用语言,此方面的考查在以往的高考中已出现过(1992年、1993年)。所谓看对象,即辨清读此文章或听讲话的人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层次、性格、需求、与说话、写文章人的关系(如长幼、尊卑、感情等)等选择恰当的语言。语言得体的要求所谓看场合,是指辨清说话的场所、时间、环境气氛、听话者的情况。(如社会公众场合、私密场合、工作单位、商业娱乐场所、会议、演讲辩论场合、行政机关、法庭、家庭等。)场合不同,用语当不同。所谓看目的,即根据说话、写文章的不同目的(如宣传、沟通、说服、教育、批评、勉励、抒情、讽刺、辩驳、警策、告诫等)选择恰当的语言。符合语体要求二、符合语体要求,即是符合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要求(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谈话语体,多用口语色彩鲜明的词语以及语气词;一般用短句子,句子结构也不过分讲究严密。演讲语体也多采用口语,句子比较短;常用比喻、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以使语言形象、鲜明,增强感染力,还常用设问,以引起读者注意。演讲、谈话、辩论、广播、打电话等口语表达不宜用深奥、冷僻、谐音等不易听懂或引起歧义理解的词语。公文语体,用语必须是符合规范的书面语;使用必要的公文用语,如“据此、业经、盼予、是否有当”等等;语言严谨明确,审慎精密,简洁。科技语体,大量运用科技术语;不用形象描绘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用语,只作客观表述;语言表达精确而严密,多用附加成分多的长句。文艺语体,因要作描绘,语言形象生动。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叙述人的语言还可以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政论语体的语言带有综合性,即综合各种语体的语言特点。根据阐明道理,增强鼓动性和感染力的需要和写作目的、对象的不同,可综合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演讲语体,乃至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得体的语言也体现在场景描写中,场景的设置应与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的氛围相符。得体的语言还体现在书信中。给长辈写信措词应讲究必要的礼节,用语应讲究必要的礼节,用语谦逊。给同辈写信,语气应亲近、委婉,充满友情。如称呼对方叫“足下”、“阁下”,称对方的家叫“府上”,称对方家里的人要加上一个“令”字(“令”是“美好”的意思),如“令尊”(父亲)、“令堂”(母亲)等;问对方的年龄称“高寿”、“贵庚”、“芳龄”等等。如何做到语言得体?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2纵观上下文,辨明语体。3抓住关键词语,弄清语境特征。4根据语体语境,采用相应表达形式如何分析语境、语体?1.注意场合、对象的不同【例题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1992年高考全国题)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行不行。”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小王说:——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说:——解析:同一件事,对珊珊说与对郭老师说场合与对象发生了变化,人称和称谓时间必须转换。转述得体——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称谓、时间、地点要素要根据需要转换。参考答案:A处,小王:“(珊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B处,小王:“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