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导学案课题学唱《我的中国心》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授课人张玲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重点难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过程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2.聆听《我的中国心》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这首歌是由香港作家黄霑在王福龄写的旋律的基础上填词而成,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由张明敏激情演唱后广为流传。4.跟唱《我的中国心》老师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学生跟唱《我的中国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老师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学生跟唱《我的中国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六年级音乐导学案课题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我的祖国》备课时间课型欣赏课课时3课时授课人张玲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学会演唱《我的祖国》。重点难点学会演唱这三首歌曲。教学过程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二、欣赏《春天的故事》三、欣赏《东方之珠》这两首歌都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欣赏《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六年级音乐导学案课题节奏训练欣赏歌曲《天堂》备课时间课型欣赏课课时2课时授课人张玲目标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重点难点培养节奏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112┃(323)┃5653┃2—┃(2532)┃(123)┃2161┃5-║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四、念念拍拍: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1)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C、要求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