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VIP免费

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_第1页
1/4
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_第2页
2/4
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_第3页
3/4
《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谢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直是比较难教的课文,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文字之难,《兰亭集序》是文言文,而且是非叙事性文言文,表达上又有诗化倾向,造成学生阅读困难;第二,文章之难,《兰亭集序》是五十多岁的王羲之谈生死,悟人生,其思想与十七八岁的少年学子有着相当的距离,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第三,文学之难,文学贵在引人共鸣,但是“时间迫促”“人生短暂”等因其常见而成为学生的标签化认识,造成学生感受困难。基于以上“三难”,笔者在教学时,通过搭建学生阅读、理解、感受的相应“支架”,以期昔日的兰亭雅集深入今日学生之心。所谓支架,原意为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后来这个建筑隐喻被心理学家伍德最先借用来描述同行、或有成就的人对某人的学习过程所施予的有效支持。“教学支架”则指在教学中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来自“百度百科”),这是关于“支架教学”比较主流的解释,《兰亭集序》的支架建构与其在“促成理解”上是一致的,但提供的并非是“概念”,而恰恰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将“概念”具化、内化的支撑。因而具有独特的“支架”意义。第一,阅读支架的建构——聚焦文本学习文言文,学生往往重视注释甚于文章,重视字词甚于整体,因而“文”“言”分离,甚至割裂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注释,关注字词之后,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文本,并对此进行细读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孙绰的《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与《兰亭集序》的第一小节构成互文式对读。笔者选取了孙绰一文中的几个句子,并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应的《兰亭集序》的句子:(1)孙绰: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2)孙绰: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王羲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孙绰: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王羲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对读,学生发现两者存在明显不同:首先,兰亭之美不同,孙绰以“壮”名之,王羲之则以“幽”出之,前者擅用“大词”,重在写“势”,后者多用“雅词”,重在写“神”;其次,所行之事不同,孙绰兰亭之行“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王羲之则“一觞一咏”“游目骋怀”,如果说孙绰重在一“游”字,王羲之可以说是重在一“感”字,因而前者是风景的对象化,后者是风景与人的同化;第三,从用词用句来看,孙绰多用整句、短句,读来较为局促,而王羲之多用整散结合,语气舒缓悠长。通过孙绰这个阅读支架,学生发现王羲之较孙绰其人审美趣味更雅致,感受方式更自我,人生状态更潇洒,而这些发现都是立足文本而来。第二,理解支架的建构——深入文本《兰亭集序》的生死问题是本文的核心,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何而痛”“为何而悲”。但是这个问题如果进行条理化的阐述,也不过就是“所之”“情随事迁”、“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学生毫不陌生的“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然后这样的解读更像“答题”,虽然不能算错,但毕竟缺少了理解的深度。因而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死”问题上更进一步,笔者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兰亭集序》第二小节,王羲之说“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第三小节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子的思想。彭者,寿长也,殇者,寿短也,然而寿长寿短终究是一样的,这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意义很相似。在短短的两段之间,王羲之一面肯定,一面却又斥其“虚诞”“妄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但是对于理解《兰亭集序》来说,又是重要的,它关涉到王羲之的生死观、庄子的生死观,关涉到本文的意义和价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