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学习提示•学习《迢迢牵牛星》要注意体会叠音词的运用和押韵情致,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景中情和情中景;学习《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古诗十九首》及其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萧统与《文选》:•萧统,南朝兰陵人,文学家,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迢迢牵牛星》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想见团聚的相思之情。相爱结婚受阻恳求分离遥望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皎皎,灿烂。河汉,银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擢,举起、伸出。素,白。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章,经纬交织的布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去,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清清。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举起柔美洁白的双手,一扎一扎的穿梭纺织。从早到晚也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如雨。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能有多远?隔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沉默不语。赏析要点•《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诗句赏析举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这句诗用了“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情景相生。“盈盈”写水美,“脉脉”写情深,这美好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理解诗篇的内涵归园田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陶渊明,几乎无人不知。《归园田居》写的就是诗人弃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请仔细品味诗中描写的平常意象,进入“角色”,体会诗人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