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文本简析】《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学情分析】《大自然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不仅告诉了我们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而且重点叙述了辩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把握,但本课涉及的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以议为主,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开启思维,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2通过课文知道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从中学习知识,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志向。【教学过程】一、“文字”引入,揭示课题1、拥有一双明亮眼睛的文人墨客总是善于发现翠竹的挺拔与松柏的苍劲,用那饱含深情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雄奇与秀美。你平时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2、知道文字有什么作用吗?咱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老师带来了“星”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一起看一看。【多媒体】3、很漂亮,很神奇吧?其实,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板题】4、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型座位1-3号学生查阅词典,由1号学生汇报】请看要求:(1)组内串读课文,并给出适当评价、建议;(2)学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铁砧、罗盘、星座”的意思。5、检查自学效果,完成手册第一题。(1)出示学生作业,集体批改。(2)交流词语:指读、解释。出示铁砧、罗盘、星座的图片【多媒体】6、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介绍的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板:星、云、石灰石、花岗石】二、学习“天书”和“地书”,初步感知大自然文字的奇妙1、这些文字组成了“大自然”这本奇妙的书,我们还可以把这本书分成上下两册。你能根据课文内容,为这两册书分别取个书名吗?2、赶快翻开这两册书,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吧。【多媒体出示书目】星:【多媒体:“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齐读。这是什么原因呢?云:1、这段第一句话中作者用了一个“也”字。联系前文想一想为什么?【多媒体:“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2、砧状云【多媒体出示图片】。你觉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石灰石:这石头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呢。我们来看看它【多媒体】。为什么读懂了石灰石的人能够肯定挖出石灰石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自然的文字多么奇妙。【齐读】花岗石:这段文字比较长,作者还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也给大家提两个问题【小组型座位,按组长安排的顺序谈谈自己的想法,2号学生记录,4号学生总结汇报】:1、【多媒体: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凭一块石头,如何判断出很久以前这儿没有森林?2、【那些冰块从寒冷……】冰块怎么会“爬”呢?小组里面说说自己的想法。【多媒体出示花岗石图片,与冰川解说】3、文章是如何将天书与地书连接起来的?【多媒体: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眼里,也是一本有趣的书】【齐读】这一段落我们把它称作?模仿这段,为前一部分天书补充一个总起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习运用过渡,这样会使文章脉络更清楚。三、拓展迁移1、我们快速翻阅了神奇的天书、有趣的地书,只是读了其中几个字而已。老师想考考大家,假若你在森林中不慎迷了路,你怎么辨别方向?2、多媒体出示: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我们来赛一赛,看看哪一组同学读懂的文字多。每个组员至少出一题,先在组内说一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问答竞赛。【小组型座位,组内按顺序交流自己所知,3号学生进行整理汇总,并作为本组发言人在班内提问】3、诸葛亮是我们熟知的三国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代奇才。你知道哪些讲述诸葛亮巧用天文地理知识的三国故事四、总结奇妙的文字,让我们从大自然这本大书中获取了无穷的知识,课后各小组把收集到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