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1)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主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首先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2分)(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主流。(2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前进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那是支流。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好形势。(2分)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3分)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3分)(2)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2分)(3)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2分)2009年1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即科学应用于现代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3分)(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一一技术一一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3分)(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表现为: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呈加速度趋势。(4分)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2分)(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2分)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2分)(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2分)2009年4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礻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2分)(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分)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1分)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2分)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