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值班感想精选对于春节期间的值班安排和值班,我想谈一谈我的感受和认识,有两点。第一:春节期间值班是对工作安排的一种服从,对本职工作的一种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这还是一种为宏扬传统文化而表现出的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本质就是一种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态度。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态度却是根本,没有端正的态度,就很难发挥自身特长。态度端正了,即便环境、条件不算理想,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做出业绩,有一句格言警句: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态度不端正,即便有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也往往出工不出力,让机会从眼前溜走,一旦条件和环境不理想,那就更成了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理由。一个团队,需要每个员工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才能良好运转。团队的大方向大目标确立之后,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地执行来实现它,这就需要每个岗位的良好运转,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与此相关的其他环节是否正常运转,所以说,只有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负起自己的责任,整个团队的运转才会纳入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个人的本职工作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事了,它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成败兴衰和成长发展,需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工作意识,和“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工作态度。所以,我说春节期间值班是一种对工作安排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这不难理解。我着重要谈的,是第二点。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和表现形式,过春节讲究的是与家人共度,有些离家的人不远万里回家过年,也许只能在家住那么一两天又要匆匆返回,于是,便有了春运现象的出现,那么怎么看待春节引发的春运现象呢。春运只是个现象,本质是一种传统文化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体现。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个民族性格、意识、思维方式的体现。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古人创作的数以万第1页共6页计的诗歌中,“乡愁”题材的诗歌占了很大的比重,何以如此。这缘于中国人的本土意识、落叶归根的情结比较浓厚,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意识和情结。中国自古以来版图就很大,并且,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也很慢,因此,一个人若是远走他乡,何日能再回到家乡就是个未知数了,甚至得到家乡的一点消息都成了一种奢望,这还是太平盛世的时候,如果再有战乱,这种归家的愿望就更不确定了,因此,古人想念故人怀念故土的情绪格外强烈,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流传千古的作品,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古代社会的诸多不便,因此,乡愁故土意识也就逐渐淡薄下来。有个成语叫做“背井离乡”,当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表达的是一种悲壮情绪,因为中国人的故土意识太浓厚,浓厚到宁死都不愿意离家,因此,游子对于家乡的思念,在一些重大节日就显得格外强烈,比如,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等。同样是“背井离乡”,美国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因为美国的文化里没有这些情绪,他们崇尚的是开拓冒险,这就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和对比。中国有位知名的作曲家,应日本的某音像公司的邀请,创作了一些作品。当时,日方是希望得到原汁原味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但是这位作曲家曲解了对方的意思,于是,在创作时,尽力吸收日本民族音乐的元素,自以为这些作品已经与日本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几乎没有差别了,结果,日方听了这些作品后,赞不绝口,极力称赞这些作品的中国味浓郁。这件事有些有意栽花无心插柳的味道,但是,反映的却是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任凭你模仿的多么象,你的文化归属还是你本民族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现在有句国际味道比较浓的时髦话,叫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怎么理解这句话。世界是多元的,只有多元化才能构成精彩和发展,世界公民是没有的,无论你的国籍怎么变,你的归属感还是本民族的,因此,没有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何来归属感。有一个词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叫做“边缘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