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案例及随笔的撰写1教学课例、案例及随笔的撰写本文所写的课例、案例和随笔,有两个前提,一是均基于课堂教学而言,二是都基于一种文体而言。一、基本概念1、课例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它是真实纪录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实用文体。作者听了一堂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听后感触较深,认为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某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有总结推广的价值;或者作者自己上了一堂课,对教学改革有了切身的体会,想总结交流一下,于是根据录音录像或者记录稿,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方法措施等加以整理写出来,并适当加上评析说明,这就形成了一篇课堂教学的纪实性文章,即课例[1]。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2、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这里指的是课堂教学案例,它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2]。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3、教学随笔随笔,属于散文的一种,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其特色,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教学随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现象的一种思考、研究。它是教师对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等进行的一种回顾、梳理、提炼、总结和提升。其特点是有感而发、有话想说,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情感性,能给人以启发,触动人的心灵[3]。二、异同比较1、相同点综上所述,这三类文体有其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基于课堂教学后的一种反思,都要求有鲜明的主题,选取的材料要为主题服务。另外,它们还都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叙第1页事性、时代性等特点。(1)真实性本文所说的课例、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都是写在课堂教学之后,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或部分的总结、报告、归纳和提炼,所以它所叙述的课堂教学现象必须忠于事实,它们不同于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方案之类是预设的,更不能主观杜撰或臆测,如同小说故事。(2)典型性课例、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三者选取的课堂教学事件都应在指导教师教学上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其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普遍的借鉴与帮助作用。(3)叙事性课例、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三者在表达方式上都包含着叙事的成份,都离不开课堂叙事,当然占有的叙事成份是不同的。(4)时代性课例、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三者展示的事实材料应该是与整个时代相应的,应该反映即时的教学研究成果,因此,这些文章带有很强的时效性,教师们在听课或上课后,应该及时反思,将反思所得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用不同的体例撰写出来。2、不同点课例、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三者由于体例不同,内容选择和撰写表述上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课例和教学案例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课例属于教学实录,反映的课堂教学是全景式的,一般是有问必录,而教学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反映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局部的教学事件。课例和教学案例的表达方式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的,虽然也有说明和评价的成份。而教学随笔是夹叙夹议式的,以议论为主,叙事是为议论服务的。教学案例的选材与撰写相对于教学随笔要严格些,教学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4]。教学随笔撰写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事件也不要求一定完整,可以反思教育失败的因素,也可以分析教育成功的原因,也可以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还可以对某种教育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