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笔记整理上编写作基础第一章写作原理第一节一、什么是写作1、写作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结构性、载体性2、写作的定义:写作是以一个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记载传播、表情达意、交流共享的表意系统。(写作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后,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表意系统)3、语义三角系统指出语义、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是一个三足鼎立、相互依存的关系:语义与客观事物具有直接联系,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语义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最为媒介,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没有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语义标记客观事物,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4、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语音符号(口头语)和文字符号(书面语)5、一般将写作文体分为:文学写作、实用写作,杂交文体6、写作太极图的理解:(1)“写作太极图”的外圈表示写作的圆润通畅、循环往复、无所不包;(2)写作圈内黑白双鱼扭结在一起的图形表示“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相互依存、阴阳互补的关系;(3)中间的S形分隔线表示“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并非”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并由此产生了“杂交文体”;(4)黑白鱼形图中的两个颜色相反的圆点,表示事物的构成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文体”中包含着实用文章,“实用文体”中包含着文学作品。二、写作的特性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1)写作的目的受社会性制约;(2)写作成品在社会传播中实现价值个体性: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趋同,而在于求异,作品必须具有作者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见解,独到的风格综合性:文章是作者思想、性格、经历、文化教养、语言功底、智力(记忆力)、形象思考能力的综合体力实践性:写作是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写作理论指导下,进行刻苦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三、写作的功能写作的功能:(1)记录与传播;(2)认知与审美;(3)宣泄与共鸣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主体:(1)从“谁”来写的角度看,写作主体就是作者;(2)从不同层面来解析,作者是实践主体和精神主题的有机统一体。二、写作的客体写作客体:从“写什么”的角度看,写作客体就是写作对象或写作的题材,即与写作主体相对应的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总和。包括:对象化的自然世界、对象化的社会生活、对象化的作者自身、对象化的精神产品。三、写作的载体写作的载体:从“怎样写”的角度看,写作载体就是作品。它是作者精神劳动的产品,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物态化承载体,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写作载体的四大要素:材料、主题、结构和语言四、写作的受体从“为谁写”的角度来看,写作受体就是写作主体劳动成果的接受者,具体来说就是读者。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都是写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关联,相得益彰。写作主体反馈过程制作过程写作载体阅读过程写作受体写作客体反馈过程写作系统组合规律:(1)写作系统是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四个要素组成的,有一条信息流贯穿其间,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写作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不断进行双向构建的过程;(3)在写作系统构建的过程中,作者和读者都是双重主体,既是接受主体又是创造主体;(4)遵循以上组合规律,写作系统的各要素才能构成相互交融、共同生存、有序共存、有序运行、良性互动的写作生命共同体。第三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一、学习写作的要求(1)人文合一,德艺兼修;(2)热爱生活,钟情写作;(3)锤炼意志,持之以恒。二、学习写作的方法(1)以生活为课堂;(2)从模仿走向创作;(3)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第二章写作主体第一节、作者的智力大脑接收区观察力智力储存区记忆力判断区思维力想象区想象力一、观察力(一)观察:观察是指作者接受信息的过程,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视觉活动。(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工作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二)观察并不就是用眼睛看;观察是外部分析器、内部分析器、本体分析器的综合活动,视觉仅为外部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之一。1.外部分析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