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教材25、26页,练习四部分习题“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能力和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联想和猜测、小组实验、合作探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样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向学生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教学重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到过程教学准备: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容器、水、实验报告单一、联系生活,激趣设疑1、故事激趣2、引出课题(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争论不休,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想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非常棒!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评析:通过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来引出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顺利地引出课题,达到了激情激趣的效果。二、合作探究,推导公式1、学生猜想师: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生1:我想圆锥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X高”来计算。生2:圆柱和圆锥是两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不能用“底面积X高”来计算,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X咼。生3:我想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2、验证猜想(1)、师提出实验要求师:老师也认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吧!现在请你们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发一份实验报告单,你们边实验,边填写报告单。(2)、学生实验探究(3)、发现规律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我们组将空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人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生2:我们组用空圆锥盛水往与它等底不等高空圆柱里倒4次才倒满。生3:我们组用空圆锥盛水往与它等高不等底空圆柱里倒6次倒满。生4:我们组把空圆柱装满水,再往等底等高空圆锥里倒,正好倒了3次,这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师:刚才几个小组汇报得很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3、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师:根据实验,你们一定有办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生1:我们把圆锥体积用字母“V”表示,所以V圆锥=V圆柱。生2:这个公式中有两个字母“V”不能正确表示出来,由于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所以:V圆锥=1/3V圆柱=1/3Sh。4、巩固加深(1)师提出问题:师:“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对吗?生1:这句话是对的。生2:不对,因为圆柱和圆锥不是等底等高。(全班鼓掌表示赞同)(2)师生释疑师:现在同学们说一说,要求圆锥的体积可以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回答,师板书。圆锥的体积:V圆锥=1/3V圆柱=1/3Sh=1/3nR2h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那么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喜洋洋买哪种合算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买圆锥形的冰淇淋既经济又实惠)。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评析:通过运用数学里面的猜想验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实验过程、推导计算公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尝试练习1、师出示题目教师创设情景: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这堆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学生独立解答,指明学生板演3、师生集体订正,指明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4、师生质疑释疑师: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生:由于这堆沙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