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县城管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县城领导工作回顾汇编县城管局年终工作总结,县城管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县城管局年终工作总结【一】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服务“三城联创”和构建法律规范高效城管体制作为城市管理工作重心,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动“美化亮化”实事工程、行政执法、示范路创建、城乡环卫一体化、数字化城管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一、**年工作情况(一)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大城管格局。在县城镇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领导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强制拆除违法建设、“门前四包”检查考核、“三城联创”包街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同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协调配合力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加”的城管工作格局。一是领导上阵,全员参加。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参加组织千人行动,开展志愿服务。30多位县级领导,分别奔赴25条主次干道,50多个交叉路口,带领45家责任单位的千余名志愿者与城管干部、公安干警一起上街开展洁城劳动,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强化了各部门城市管理的责任意识。二是整合力量,高效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创新平台作用,整合社区干部、网格管理员、环卫工人、“门前四包”管理员等人员力量,畅通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设立信息奖励机制,激发市民参加热情,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三是严格考评,强化责任。将“门前四包”考核及乡镇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了县委、县政府对县直部门和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共考核99个单位和乡镇,增强了各单位城管意识、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第1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县城领导工作回顾——国民经济进展态势良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以进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构建县城中心区、稔平半岛经济区、山区资源型经济区“三大经济中心区”,大力进展能源、商贸旅游、海洋经济、民营经济、现代农业“五大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持续进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进展,以冬种马铃薯、甜玉米、梅菜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增长1.8%。大力推动内外源型工业项目落户建设,以制鞋、电子、家电为主的工业经济加快进展。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5亿元,增长18.2%;工业总产值279.9亿元,增长18.6%;工业用电量8.9亿千瓦时,增长25.1%;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商贸物流设施逐步完善,金融、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服务业不断进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增长16.8%。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5.2∶54.7∶30.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稳步增长。重新修订《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改革县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事、“一条龙”服务、“一口价”标准、“一窗口”收费“四个一”制度,改善投资环境。全县新签外引内联项目130宗,合同投资总额40.5亿美元,其中新批外资项目50宗。全年有68宗外引内联项目动工建设,建成投产23宗。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946万美元,增长30%。以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民营工业园为重点的园区建设投入资金2.9亿元,新引进项目37宗,动工项目26宗。深圳机械行业协会、深圳家具行业协会、熔盛造船厂等一批大项目协议落户我县。平海电厂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东山海风力发电厂等大项目筹建工作稳步推动。外贸出口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大幅增长,出口总值9.23亿美元,增长37%。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营经济持续进展,社会贡献不断增加。继续推广“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区域品牌,进一步加大对以制鞋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组建省鞋业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鞋类产品质检中心成功落户我县;开展惠东鞋业技术标准化战略试点工作,组织制订了“惠东时尚女鞋联盟标准”、“惠东鞋材联盟标准”,鞋类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对民营纳税大户、出口创汇大户和创名牌企业进行奖励,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经贸洽谈会,帮助企业争取500多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