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一中自主探究学案(5)课题:《烛之武退秦师》课时:3课时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熟读并翻译课文,牢记重要字词。(2)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2.过程和方法在诵读过程中,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精神。二、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三、读书指导:1、作家作品:左丘明,中国春秋时期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左丘明为复姓,双目失明。春秋时期有称为瞽者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者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转》、《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姿多彩。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纷呈的彩画长卷,展示了春秋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2、事件背景:1秦晋围郑发生在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情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国修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庸”。但是最终也没有能够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之后发动了这场战争。四.学习任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氾()南佚()之狐夜缒()而出鄙()远共()其乏困朝()济阙()秦以利晋秦伯说()杞()子逢()孙敝()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知()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晋军函陵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尝为晋军赐矣朝济而夕设版焉肆其西封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而敝之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无能为也已共其乏困秦伯说失其所与,不知4、想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吗?它们的古今意义各是什么?且贰于楚也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将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于后面的相匹配项连线,并翻译晋军函陵名词用作状语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用作动词烛之武退秦师形容词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共其乏困动词的使动用法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思考,试找出文中其他的词类活用现象6、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若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说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秦伯说,与郑人盟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辞2、停数日,辞去3、不辞辛劳1、言语粗鄙鄙2、越国以鄙远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人微言轻微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既东封郑封2、又欲肆其西封1、许之2、是寡人之过也之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4、何厌之有5、辍耕之隆上五.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42.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哪点最关键?3.读完课文,你认为烛之武是个什么样的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