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题组五《马说》VIP免费

题组五《马说》_第1页
1/2
题组五《马说》_第2页
2/2
九年级语文复习题组(五)《马说》【复习要点】1.背诵默写课文2.掌握文学常识、文章体裁3.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提示:识记重点下注)4.文章内容的理解(课后重点习题、段意中心、句子理解赏析)5.写作特色(重点强调托物寓意)6.拓展延伸【考情分析】近几年我省没考过,有可能课内阅读或同作者、同类型篇目对比阅读【复习建议】生自主复习——题组训练——生互评互讲——师拓展延伸【题组训练】一、文学常识(3分)1.《马说》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二、课文诵读2.注意下列加黑字字形并注音。(5分)骈()死于槽枥()()米粟()食()不饱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4分)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三、疏通文意4.从句中找出通假字注音并释义(8分)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不能尽其材()⑶才美不外见()⑷其真无马邪()5.解释下列加黑字词的意思。(14分)⑴世有伯乐()⑵然后有千里马()⑶只辱有奴隶人之手()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骈死于槽枥之间()()⑹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⑺策之不以其道()⑻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⑼安求其能千里也()⑽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⑾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⑿故虽有名马()6.下列加黑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B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E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F虽有千里之能只辱于奴隶人之手7.重点语句翻译(14分)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⑵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⑷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⑹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感知课文内容8.理解填空(14分)⑴全文的主旨句是⑵本文的中心论点(或表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的语句)是⑶第一段中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第二段中指出了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第三段中食马者,,并扬言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⑷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比作“千里马”、把比作“伯乐”、把比作“食马者”,通过描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抨击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之情。9.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10.《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用问号结束。请根据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1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12分别概括1—3段的层次(3分)五、拓展延伸13.对对联。(2分)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1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15.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3分)16.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联系现实谈谈看法(5分)17.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3分)18.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4分)19.写出三个关于“马”的成语(3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题组五《马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