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虞美人公开课VIP免费

虞美人公开课_第1页
1/4
虞美人公开课_第2页
2/4
虞美人公开课_第3页
3/4
《虞美人》教案执教者:高一语文组陈芝荣一、呈现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全词。2、知人论世,体味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悲惨的国破家亡之痛。(重难点)3、通过解读重点字词,准确把握意蕴,感受词的意境美。(重点)二、检查自主先学1、反复诵读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题)相传在四面楚歌中,项羽兵败,便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的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后又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出名,又叫“一江春水”,此外还叫“玉壶冰”等。2、知人论世: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人说:李煜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个好的词人。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李煜简介:别名:李后主出生日期:937年七月初七逝世日期:978年国家:南唐出生地:徐州彭城职业:国主、词人词作: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三、再读诗词明确释义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春花秋月:春花开秋月圆的省语,比喻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了:完结。•(2)往事:这里指过去寻欢作乐的宫廷生活。•(3)小楼:作者被俘降宋后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居之楼。•(4)又东风:又刮起了东风,意为春天来了。•(5)故国:灭亡了的国家,或指故都。•堪:禁得起,受得住。•回首:回头想,回忆。•(6)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象白玉一样的台阶。•应犹在:该还存在。这句说:华丽的宫殿应该还在吧。•(7)朱颜改:红润的脸色变得苍白、憔悴。•(8)问君:君,你。假设的问话,作者把自己作为第二人称来说。(10)恰似:正象。春水:春天的江水。这句说:那愁正象春天的江水,滔滔滚滚,不断地朝着东方流去。四、合作探究1、“春花秋月”本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呢?明确:春花秋月:春花开秋月圆都用来比喻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了:结束,完结。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在李煜那里却丝毫唤不起欣赏的兴趣。一个呗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受尽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呢?李煜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他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在情理之中了。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虞美人公开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