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文稿湘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七年级(下)第二章 认识国家第二节 埃 及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3.2 埃及。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世界地理(五)认识区域中 3.认识国家的各项要求,包括: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等等。本节课是世界地理区域地理“洲—地区—国家”中认识国家的第二节,在第一节日本学习过后,对认识国家这一尺度的区域应如何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度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国家尺度区域,进一步掌握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根据认识国家的一系列标准,本节内容中应落实: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明某一国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进入初一年下学期,学生在上学期地球和地图及世界地理总论掌握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具备基本的地理概念,但通过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还较弱。学生已学过洲、地区两种尺度的区域,又学习过一个国家尺度的区域—日本,应能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三、设计思想1.设计思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区域地理中共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地图功能,放手让学生独立或小组组合通过读图、用图,归纳总结埃及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2.设计意图:第一: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工具,区域地理的学习需运用各个不同尺度区域、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图、用图,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第二:影音、图片的加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课件中既有文字,也有图片、地图、影音,交互使用,并且设置各种学生活动,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通过埃及主要气候热带沙漠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