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电 池武丽敏汾阳四中 原电池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以必修 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所涉及的原电池常识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电化学原理相关知识,也为学生理解和运用电化学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将实验探究充分融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设了平台。同时,也充分联系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有用性,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本节课课本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进一步深化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构成条件,并随之引入盐桥的概念,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学习盐桥的作用,并从本质上掌握盐桥的工作原理。之后,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和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本质及其实际应用,为后续较为深入地学习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等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增长实验操作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问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锻炼分析、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进一步领悟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必修 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电池常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学生探索与表现的欲望强烈,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 “电”,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思考及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但学生往往容易固守原有的知识,在打破对原有原电池的认识,发现简单原电池存在的缺点,从而引入盐桥的概念,构建新的原电池装置上可能存在一些学习的困难。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模式,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