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 1. 背景链接。《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时登上河北的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神奇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走进文本 绝句律诗散曲杂剧小令散套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格律诗)词曲古体诗(唐)(宋)(元)(唐以前)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如《观沧海》、《诗经 · 蒹葭 》、《诗经 · 关雎》。又称长短句,最初是用来配乐歌唱,供人娱乐的。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如《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其中律诗为八句,如《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绝句为四句,如《绝句 · 两个黄鹂鸣垂柳》。 2. 文体链接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 散曲是用作清唱的歌词,和词相近,但在散曲更通俗活泼,格律更自由,用韵接近口语。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如《天净沙 · 秋思》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 。 3.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沧海( )• 碣石( )• 竦峙( )• 潮平( )• 萧瑟( )• 水何澹澹( )c ā ngji és ǒng zh ìch á oxi ā o s èd à n d à n 临: 何:澹澹: 星汉:竦峙:萧瑟:若: 至:次:客路: 风正:悬: 残夜:4.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登上。那么。水波摇荡。银河。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好像。极。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旅途。风顺。挂。夜将尽未尽。 文本研读( 1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东临 / 碣石,以观 / 沧海。水何 / 澹澹,山岛 / 竦峙。树木 / 丛生,百草 / 丰茂。秋风 / 萧瑟,洪波 / 涌起。日月 / 之行,若出 / 其中;星汉 / 灿烂,若出 / 其里。幸甚 / 至哉,歌以 / 咏志。 东临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