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古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其次是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以下几点为考查重点:分类示例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化无形为有形,既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炼句(赏析诗眼)如“马后桃花马前雪”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蕴含了思乡的情感。赏析语言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等。微点突破一 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和叠词等。分类示例传神显旨的词“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以动衬静的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以动写静的词“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以实写虚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以形象生动的“闹”字描写无形的“春意”,不仅描绘出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续表分类示例以乐衬哀的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日是归年”的思乡伤感之情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表颜色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拟声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