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的人》评课汇编《有的人》评课一今天,我有幸聆听了汪雪敏老师上的《有的人》一课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写于 1949 年,是为纪念鲁迅逝世 13 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汪老师的这节课上得挺好,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亮点:1、教学的切入点符合学生实际,精而准:从图象、视频入手,恰当运用资料,由纪念引出内容,由有感引出情感导课自然新颖。2、紧抓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进行教学:汪老师在教学上把握了诗歌的特点,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读促讲,以自主交流推动课堂教学,有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3、视频录音应用合理:运用视频录音,为读诗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既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又为有感情的朗读蓄势。4、课内和课外延伸比较到位:出示《自嘲》和《野草题词》,请学生找找诗中有哪几个句子出自鲁迅自己写的诗;出示泰戈尔的《某人》,请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样的做法非常适合高段学生的学习,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可行的方向。正如太阳也有黑子一样,一堂课的教学也会有些许欠缺:汪老师在引导理解“有的人”一词时,学生说出了很多名字,看似很热闹,其实欠缺对人物的深刻认识。如果老师能相机引导学生提高对人物的认识,说一说其突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相信效果会更好。《有的人》评课二今天,我们城西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观摩了青年教师许丽霞的《有的人》一课。该老师的课上的很成功。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亮点:1、教学的切入点符合学生实际,精而准:从副题入手,恰当运用名言,由纪念引出内容,由有感引出情感,导课自然新颖。2、紧抓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进行教学:许老师在教学上把握了诗歌的特点,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读促讲,以自主交流推动课堂教学,有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3、教师基本功扎实:该教师语言亲切、自然,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是愉悦的。听她的课感觉很轻松。4、课文录音应用合理。运用课文录音,为读诗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既培养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又为有感情的朗读蓄势。正如太阳也有黑子一样,一堂课的教学也会有些许欠缺:在引导理解“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句时,学生说出了很多名字,看似热闹,其实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