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教任课授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教案部临床医学系研室教研室课教师程名称内科学课班级班课时间 200-200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课程说明对教师的要求教材选用《学》主编李家邦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1、《新编中医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三章支气管哮喘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时数2 学时授课时间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的与要求一、了解哮喘的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情况。二、掌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三、熟悉哮喘的肺功能检查及血气检查。四、熟悉哮喘的分期、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分级、非急性发作期控制水平分级。教学重点与难占重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难点:支气管哮喘的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控制程度分级。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临床病例讨论法、问题导向学习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授课提纲一、概述及流行病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二)发病机制1. 气道免疫-炎症机制(1)气道炎症形成机制(2)气道咼反应性(3)气道重构2. 神经调节机制三、病理四、临床表现(一)症状(二)体征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杳(一)痰液检查(二)肺功能检查1. 通气功能检查2.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3. 支气管舒张实验(BDT)4. PEF 及其变异率测定(三)胸部 X 线/CT 检查(四)特异性变应原测定(五)动脉血气分析六、诊断(一)诊断标准(二)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1. 急性发作期2. 非急性发作期七、鉴别诊断(一)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三)上气道阻塞(四)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七、并发症八、治疗(一)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二)药物治疗1. 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2.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3•慢性持续期的治疗4.免疫疗法九、哮喘的教育与管理十、预后外语词汇要求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气道咼反应性(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AHR)气道重构(airwayremodeling)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tightnessvariantasthma,CTVA)参考书目1. 实用内科学(第 14 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2.《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8 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3.《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7 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4.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年...